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编译《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一非洲一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由此可知,林则徐(     
A.尚未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B.倡导学习西方的制度和器物
C.开始反思中国政体缺陷D.率先迈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2 . 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并购买西方人出版的报纸,招募翻译“以定控制之方”,大且购买西洋炮,还仿造了两艘“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西洋船,并将购买的武装商船改造成清军水师的训练舰。这表明林则徐
A.洞悉英国的武装实力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D.已摆脱传统“夷夏”观念
3 .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爆发初期提出过“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由此可知其
A.是“诱敌深入”等游击战术的开创
B.仍受传统国防思想的影响
C.提出了海防塞防并重的战略方针
D.对西方军事力量认识深入
4 . 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说:"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这实际上说明
A.清政府坚决抵制西方侵略B.士大夫具有天朝上国的观念
C.古代中国军事技术的先进D.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021-01-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鸦片战争,中西会面。西人面对的是闭塞的中国,国人面对的是陌生的西方。为此,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搜集资料,编写书籍。魏源称其为“以西洋人谭(谈)西洋”、“斯纯乎以夷人谭(谈)夷地也”;徐继畲也说“泰西诸国疆域、形势、沿革、物产、时事,皆取之泰西杂书”。这说明当时兴起的新思想重在
A.了解西方世界的情况B.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
C.学习资本主义的制度D.追求民主科学的启蒙
2020·江西南昌·二模
6 .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人。禁烟期间,他在广州开办译馆,罗致译员,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此举意在
A.推动晚清社会变革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C.改变国人自大的心态D.为对外交涉争取主动
2020-06-01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世纪上半期,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的“President”(今译为总统)所用的译名有多种:头人、总理、国主、酋长、邦长、大统领、皇帝等。这表明当时的知识分子
A.没有摆脱传统思维习惯影响B.固守“夷夏之辨”的旧传统
C.不认同西方的近代政治制度D.对西方政治制度见解不同
9 . 1833 年,江苏发生严重水灾,林则徐请求朝廷拨款赈灾,强调“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只有“纾民力,培元气”,才能“安贫保富”。这体现了林则徐
A.“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B.“师夷长技”的国家意识
C.“反帝反封”的爱国思想D.“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10 .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奏称:“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情,震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由此推知,林则徐
A.主张增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B.重视改造陈腐的国民观念
C.仍秉持浓厚的天朝上国观念D.正确分析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