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时代的变迁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多重性格的时代
…………
中国近代史

(1)请选择相应的时代特征填入表格。(填字母)
A.分裂与融合的时代B.世界帝国开明开放C.帝国的成立D.文治昌盛武功弱势E.危局与变革
(2)若对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展开研究,可选择下列哪些材料?(填字母)

A.《步辇图》B.《唐三彩骆驼载乐俑》C.《日本招提寺鉴真和尚像》D.隋朝大运河E.《新唐书》
2019-05-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闵行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三(二模)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2 . 下表1为1765-1789年间英国对华贸易额变化表,表2为清朝乾隆时期国库岁入额变化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年份输入中国之贸易额自中国输出之贸易额
1765-176911929153190619
1770-177414664662119058
1775-177912414711968771
1780-178413019312083346
1785-178936217635491508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2

年份岁入
乾隆二十八年(176347 063 611
乾隆二十九年(176454 273 814
乾隆三十年(176560 336 375
乾隆三十四年(176976 222 877
乾隆三十六年(177178 940 001

——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与库存统计》

注:上两表中的贸易额及岁入单位均为“银两”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急于开拓中国市场的背景,并说明清朝拒绝进一步与英国通商往来的可能原因。
2021-01-01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不同时期中国以茶叶为武器制裁他人的状况。据此判断
时期状况
清朝以前以茶治边是王朝制衡边疆民族的传统政策
乾隆时期利用茶叶武器成功击退了俄罗斯
鸦片战争期间从皇帝到一般官员认为利用茶叶可制裁英国人令其俯首听命,永绝鸦片之患,阻止白银外流

A.茶叶武器为古代中国的主要制裁手段
B.茶叶武器使中国在外贸中占据优势
C.清朝政府已经对英国有了清晰的了解
D.清政府固守原有观念未与时俱进
4 . 下表为中国不同时期白银与铜钱兑换比值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B.非法贸易进一步发展
C.西方殖民者大肆搜刮D.阶级矛盾进一步加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认识差异较大,如下表所示。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学者类型基本观点主要依据
西方学者文化价值冲突论”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文化观念不一,古代中国人不以磕头为耻,但西人难以接受
中国学者经济冲突最重要的不是文化因素,而是经济原因,在于茶叶、白银、鸦片等
A.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观点根本上一致B.西方学者的观点缺乏史实依据
C.鸦片战争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中国学者的观点属于主观臆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政府认为深入中国本土风险过多,“暂取沿海各海岛之事”较为可行。外交大臣巴麦尊向义律指示战争部署的信件称:“立刻封锁广州与白河或北京诸河,占领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或厦门镇,陛下政府还打算立刻开始捕捉,并扣押海军所能够弄到手的一切中国船只。”战争期间,英军“所至六七省,攻陷城池,如入无人之境,且其所陷之地,旋据旋弃,不敢远离船舰,深入腹裹”。这种与古代中国历代国内战争迥异的战略战术使英军虽远离本土、兵力有限,仍能反客为主,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摘编自林庆元《论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战略战术》


材料二
下表为清末与民国初年历史教科书有关鸦片战争内容的记录:
清末民国初年
19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以       片”“    攻”“    战” 等为题来讲述鸦片战争。如写南京议和:“复 用伊里布、琦善驰援请和,遂令噗鼎查于江宁为盟书。其略曰:中国焚英鸦片,偿银二千六百万两,以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为英国交易之区,香港永归英国。中英官吏,以同等交接。”这里也只是简要地介绍了《南京条约》  的内容191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新制本国史》,对鸦片之战争写道:“道光时申禁,英商勾结内奸,百计私售。宣宗命林则徐赴粤查办,以兵吓英商。战争爆发,清战败,签订条约,割地、赔款、五口通商,法美俄等国,皆援例缔约交涉始多,而鸦片之流毒遍于中国矣。”这里对鸦片战争的叙述,有两处变化:一是在中外条约上,还提到了法国、美国与中国订约。二是在鸦片战争的影响上,注意到鸦片战争未能禁止鸦片,以至于鸦片流毒中国

——整理自刘超《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采取的战略战术方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与清末教科书关于鸦片战争叙述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7 . 鸦片战争前白银兑换制钱数如下表。造成表中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随着对外贸易的兴盛,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
B.随着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使铜钱价格越来越低
C.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商以白银购物使银价高涨
D.随着协定关税的制定,外商以条约哄抬白银的价格
8 . 1786——1833年中国白银出超和人超数督统计表(单位·海姜两),阅读下表,分析其变化,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贸易年度 1786 -1788年1809 -1811年1826 -1828年1831 -1833年
贸易出超(+)/入超(-)+40,480,479+22.245.459-9.943 ,622- 17 ,016,593
A.中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鸦片贸易导致白银外流D.五口通商便利外国商品销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