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833年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总监督约翰·律劳卑前往中国,他的主要使命是设法将英国商业扩展到广州以外的其他地区。这说明,英国对中国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获取战争赔款B.打开中国市场C.割占中国领土D.控制中国海关
2022-12-04更新 | 718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专项选择题(二)
2 . 乾隆、嘉庆时,英国先后派使团来华,希望扩大贸易、增开通商口岸。乾隆在写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只因所产茶叶等是西方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这反映出当时
A.盛世之下蕴藏危机B.专制统治日益僵化
C.政府严管对外贸易D.工业经济高度发展
3 . 1840年1月1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国会发表演说,着重强调了与中国通商关系中断这一事件。4月,英国国会对是否出兵中国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出兵中国这一决定以微弱的优势胜出,但是英国并没有对清政府正式宣战,所以在英国看来这并不算是一场战争,只是为了维护大英帝国在华的通商关系。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推广先进技术D.掠夺劳动力
4 . 1840年《泰晤士报》报道林则徐的销烟为“暴力手段”,是“失败的”,“‘走私犯’和‘鸦片吸食者’被囚禁,虐待并施以酷刑”,“清政府官员是最罪恶的群体,他们默许纵容走私行为却可以逃避惩罚。”这些报道(  )
A.改变了之后中英关系的走向B.对战争爆发起推波助澜作用
C.真实还原了中国的禁烟运动D.揭示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落后
2022-02-15更新 | 30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量激增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B.英国的对华贸易找不到通商口岸
C.英国的工业革命在中国无人知晓D.中国的自然经济排斥英国的商品
2022-02-13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香港《大公报》曾报道,香港某教师在小学常识网课上宣称,“英国发现中国当时很多人吸烟,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他们为了消灭这些叫做“鸦片”的物品,就发动了鸦片战争。”该教师
A.描述了禁烟的基本史实B.肯定了战争的非正义性
C.歪曲了鸦片战争的起因D.批判了英国的侵略行径
7 . 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带来许多有意向中国显示其科技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乾隆皇帝不仅没有看出来,反而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一词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合天朝体例。这表明当时
A.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外交B.英国经济实力超过中国
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英两国利益冲突加剧
8 . 光绪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攻陷天津、北京,史称“庚子之变”或“庚子国难”。发生在此前最近一个庚子年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爆发B.《南京条约》签订
C.洋务运动启动D.《马关条约》签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