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签署《尼布楚条约》②平定后突厥汗国③派遣驻藏大臣④新疆正式建省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2024-01-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马汉《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的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马关条约》的签订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3 . “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人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其意为
①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②主权受损严重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
③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④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2-1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32次组卷 | 148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