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1866年,奕䜣以洋人制造机器、火器,“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为理由,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延聘西人教习天文算学,招收30岁以下的秀才、举人等入学。这一主张
A.减轻了顽固势力的攻击B.适应了西学东渐的趋势
C.巩固了科举制度的地位D.丰富了中体西用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588次组卷 | 105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洋务官员在举办洋务的过程中深感科举人才“习非所用,用非所习”,不能满足“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气学”等“切于民生日用军器制作”的需要。材料可用于说明
A.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B.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文化
C.科举制的弊端日益暴露D.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
4 .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
2016-11-27更新 | 326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河南正阳县高级中学高三上期第四次质检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