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60年11月,太平天国政权在常熟贴出告示:“谕各业户,各粮户,不论庙田、公田、学田等俱要造册,收租、完粮。”第二年再出告示:“勒令百长司马,细查田数,尽数补出,如再隐匿,察出二罪俱罚。”这些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政权
A.重视地方经济的恢复B.力图恢复传统的经济秩序
C.注重削弱地主的实力D.与农民的关系在日趋紧张
2 . 恩格斯在分析某次战争时,指出“它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早已行不通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铺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这一战争
A.刺激国人“开眼看世界”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C.加速资产阶级投身政治D.促使中国两大矛盾合流
2020-03-13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随州市高三3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出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2020-01-16更新 | 171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随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早期维新人士宣传“西学中源说”。王韬说“中国,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黄遵宪认为,西方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也源于先秦的墨家学说。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A.天朝上国观念仍未改变
B.顽固守旧势力依旧强大
C.出现西学思潮泛滥现象
D.中学为体思想成为主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6 . 学者认为,晚清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官办企业是主体;第二阶段,民营企业开始成为主力;第三阶段,民营企业主导发展,中国的现代化酝酿全面启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是以洋务运动为开端
B.第一阶段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为开端
C.第二阶段到甲午战争之后结束
D.第三阶段开始于一战以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