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太平天国“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了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为此,它颁布了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土地法令》
D.《中国土地法大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2017-08-04更新 | 4442次组卷 | 7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4 . 张之洞痛陈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时说:“北无旅顺,蒽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与该条约直接相关的是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改变
B.使中国被列强瓜分完毕
C.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D.政府严禁人民反帝活动
6 . 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南京条约》
7 . 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经日本赴香港时,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康有为之所以发出“千古伤心是马关” 的伤感是因为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 1895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泰西新史揽要》一书时说:“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嬴秦以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这表明李鸿章
A.对世界大势了然于胸
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
C.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
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缓
10 . “臣(注:张之洞)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洋布、洋米而外,洋铁最为大宗。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是以虽当竭蹶之时,亦不得不勉力筹办。”这说明他主张(       )
A.兴办军事工业B.兴办民用工业
C.限制对外贸易D.发展资本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