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2017-04-02更新 | 39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东莞市四校联考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
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
B.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出现
D.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
2016-11-27更新 | 247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该时期的是(       )
①福建厦门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
③外国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
④清政府曾经允许政府和民间私人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