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7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李鸿章上书朝廷,言:“欧洲诸国闯入中国边界腹地,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海外之险,有兵船巡防,而我与彼可共分之。长江及各海口之利,有轮船转运,而我与彼亦共分之。或不至让洋人独擅其利与险,而浸至反客为主也。”为此,李鸿章力主(       
A.以自强抵御外侮B.采取官督商办模式C.筹办轮船招商局D.收回丧失的关税权
2023-05-11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85年,清廷诏谕:“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即着闵浙总督监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详细筹议,奏明办理。”据材料判断,清政府(     
A.加强治理东南开埠的地区B.加强了中央政治权力结构的调整
C.开始探索国家发展的出路D.认识到东南海疆战略地位的重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新旧杂陈、土洋并存,出现了十足保守的“中兴”事业。“保守”的内涵主要是指(     
A.衙门习气积重难返B.限制西方科技的引入
C.深陷华夷观的樊篱D.固守传统的政治体制
2023-05-07更新 | 9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列哪个事件中,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鸦片战争D.维新变法运动
2023-04-22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精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天津机器局(创办于1867年)所雇工匠,皆从香港“洋厂”招募;广州机器局(创办于1873年)所雇工人,也大多是在外国机器厂、锅炉厂和造船厂中做过学徒的中国人。这说明,近代中国(     
A.机器工业发展对外具有依赖性B.洋务派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C.工厂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D.工业化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2023-04-14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1年,张之洞授山西巡抚,整顿吏治、严禁鸦片,使山西民风大有好转。他大力从事洋务活动,成为后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884年春,中法战争前夕,张之洞奉命署理旋又补授两广总督。他起用前广西提督老将冯子材等,大败法军,为战事的进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891——1895年署督两江时,仿德国营制,筹练江南自强军,后来又以此为基础在湖北编练新军。张之洞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先后在鄂、苏两地设武备、农工商、方言、铁路、师范、普通教育等类新式学堂,并多次派遣学生赴日、英、法、德等国留学。

在湖广、两江总督任上,张之洞起先以支持维新活动的面目出现,但当维新运动日益发展、新旧斗争渐趋激化后,即登报声明自除上海强学会会长之名,并对《时务报》的进步言论大加干涉,严斥积极支持变法维新的官员。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张之洞主张“安内乃可攘外”,多次上书清廷,要求对义和团严加镇压。1905年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张之洞因破坏革命组织,镇压革命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受到社会各方面舆论的强烈谴责。

——摘编自胡晓曼 马道宗《中国名人大传:张之洞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评价张之洞。(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023-04-11更新 | 254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江口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53年以在籍京官名义奉诏举办团练。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时逃至上海,筹划“会防局”,后入李鸿章幕府,留意经世之学,重视研究西学。186110月著成《校郊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采西学”和“制洋器”,强调“不自强而有事,危道也;不自强而无事,幸也,而不能久聿也。……自强而有事,则我有以待之,别一强而可弭之使无事也。自强而无事,则我不为祸始,即中外生灵之福”。次年,他将该书寄给曾国藩。《校邠庐抗议》最早发表于光绪二年(1876年)则本《显志堂稿》卷十、卷十二,共计22篇。

——摘编自张海鹏总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桂芬个人生平经历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桂芬撰写《校邠庐抗议》的原因。
2023-04-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866年,奕䜣上奏提出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化学馆等新馆,御史张盛藻随后上疏抗议:“天文算法,宜令钦天监天文生....文儒近臣,不当崇尚技能,师法夷裔。”这反映了(     
A.“师夷”之争B.“制夷”之争
C.文化起源之争D.制度优劣之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所示是洋务运动两位代表人物的有关言论。二者的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     

人物

思想主张

奕䜣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中国欲自强,应当学习外国之利器,而学习外国利器,先要觅制器之器
A.革新政治与整顿军事并重
B.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
C.求强和求富不可并驾齐驱
D.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的财物要收归国库。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B.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
C.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2023-03-28更新 | 297次组卷 | 29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