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
A.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历史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2 . 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D.义和团运动期间
3 . 《马关条约》中使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的内容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 .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7-11-07更新 | 281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是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
7 . 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此规定的影响是
①有利于日本对华进行资本输出②有利于日本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③有利于日本占领中国内地广大的市场④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8 .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的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中日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9 .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16-12-12更新 | 159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D.增辟通商口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