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台湾人民“骤闻之,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湾绅民联名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黄埔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 . 下表为甲午战争前后进口商品种类比重统计(%)。由此可知,甲午战后(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量日益减少B.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一定的发展
C.列强放松对华机器出口的限制D.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2022-07-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2022-01-27更新 | 261次组卷 | 139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2021-06-28更新 | 548次组卷 | 83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李鸿章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表示:“永眠的中华开始觉醒,日本给予清国的刺激,相信对我国将来的进步会发生最有益的影响。”据此可知,李鸿章认为
A.《马关条约》加深了民族危机B.该战争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 .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条款是
A.增开通商口岸B.赔款白银两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7 . 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9-10-02更新 | 512次组卷 | 38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9 . 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7-11-07更新 | 281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末,一位美国商人来到中国。此时,他可能
①按中美协定税率交纳商货的关税
②参观英国人在重庆开设的工厂
③在各国“势力范围”内自由贸易
④到北京东交民巷拜访驻华使馆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