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1865年,薛福成在《上曾侯相书》中说:“往在十二三岁时,强寇窃发岭外,慨然欲为经世实学,以备国家一日之用,乃屏弃一切而专力于是。”这体现出薛福成志在(     
A.弘扬程朱理学B.致力科举入仕
C.镇压太平天国D.投身洋务自强
2 . 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洋务派当时(     
A.创建了一批民用企业B.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C.开办洋务以求“自强”D.放弃了固有的制度
2023-01-20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艺术班)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材料中的“这场革命”指(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4 . 曾国藩于1861年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     
A.洋务派希望改变封建统治
B.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向西方学习
C.洋务运动领导者能从国家发展角度提出国家战略
D.洋务运动领导者未能认识到中外差距的实质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张之洞在《劝学篇》自序中反复申明,该书外篇所列学习西方的诸项内容都与六经之旨、三代之义相合,中国“圣经之奥义”“可以通西法之要指”,中国虽未“习西人之技,具西人之器,同西人之法”,但“已发其理,创其制”。张之洞这些言论旨在(     
A.减少学习西方的阻力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6 . 英国学者R.5.Gundry指出:“也许因为中国是被迫开放与外国通商的缘故,所以它最初表示愿意采用的西洋方法很自然是在武器方面。它认为它的战败是由于外国武器和舰艇的优越性,所以它自然地愿意在这方面和这些近代的敌人并驾齐驱。”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兴办军事工业B.抵制列强侵略C.发展资本主义D.维护清朝统治
2022-07-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曾纪泽在《中国先睡后醒论》中写道:   “尚须庚申圆明园之火, 焦及眉毛,俄国之僭 伊犁, 法国之吞东京,始知欧洲人四面逼近其地, 势极形危险。盖自庚申一炬,中国 始知他国皆清醒而有所营为……窃以此际,中国忽然醒悟。”   “忽然醒悟”所推动的 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起义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
8 . 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主张
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2022-06-08更新 | 5822次组卷 | 5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
9 . 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部分开明人士,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史称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 . 李鸿章曾阐述兴办某一近代企业的意图:“派员设局,招商试办轮船,分运来年江、浙漕粮,已备官船造成雇领张本”,事实上该企业兴办后也达到了预期,“就中国洋面运中国官粮,外人断不敢欺侮……海运费大减而运极速。”关于该企业的兴办,分析正确的是
A.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响应了清政府“广为制造”的谕令
C.背景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体现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