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而更趋扩大。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工业发达的过程,也是扩大国外市场的过程。他们通过不平等贸易,实行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掠夺,一个囊括全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此形成。

——吴于廑《大学世界历史地图》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列强是如何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2 . 如图是19世纪中后期清廷满汉总督人数对比情况图,此如图反映了
A.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B.洋务派实力增强影响扩大
C.清政府治国理念发生变化D.清政府遭遇严重统治危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200余年所收为藩篱者,竟拱手而让之他人;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业。……时势至此,一腔热血,无地可洒,行且被发入空山,不忍见干净土化为腥羶也。

——摘自清末黄遵宪《致建候函》


       材料二 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


       材料三 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1)材料一中的“新约”是指什么?用“新约”的内容说明令黄遵宪“天旋地转”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说明甲午战争的影响。
(3)指出材料三中的错误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3-09-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是1898年法国某报刊登的题为《在中国:国王和……皇帝们的蛋糕》的漫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C.中国开始出现了边疆危机D.列强对中国加剧资本输出
5 . 如图为19世纪末近代法国某一画刊当中的石印画。原图小标题为“中国问题”,小字说明是“盟友们,一起拉啊。”这反映了
A.清朝统治者日趋于保守落后B.列强奉行“门户开放”政策
C.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处境D.清朝官员与西方侵略者勾结
6 . 如图反映的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下列不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A.抢夺利权B.强租海港C.划分“势力范围”D.在中国传教
2020-08-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4(中国史范围)
7 . 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南方各省督抚与外国侵略者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拒不执行朝廷宣战诏书,制止和预防地方战乱,保护西方各国在华的利益和人员的人身安全。该协议
A.有利于东南各省的安定和发展
B.使东南各省遭到列强进一步侵略
C.清政府在东南各省的统治瓦解
D.导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迅速蔓延
8 . 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虎门销烟     C 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E 《辛丑条约》             
F 《马关条约》       G 戊戌变法       H 洋务运动
2023-09-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19世纪末,一位美国商人来到中国。此时,他可能
①按中美协定税率交纳商货的关税
②参观英国人在重庆开设的工厂
③在各国“势力范围”内自由贸易
④到北京东交民巷拜访驻华使馆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