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官督商办”是洋务派兴办近代口口口口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官督”指政府委派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商办”指商务由商人经理和盈亏均由商人承担。“口口口口”应是
A.军用企业
B.民用企业
C.外资企业
D.民营企业
2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中国近代主张这种土地制度的是
A.太平天国
B.清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019-08-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6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洋务派主张
A.“耕者有其田”
B.“君民共主,设立议院”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4 .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D.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2019-08-19更新 | 265次组卷 | 40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2019-05-24更新 | 263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蓝精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期第一学期第二月考历史学科试卷
6 . 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下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官兵抗击英军
B.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C.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853年太平天国正式开科取士,规定:“人人都可考,凡应试者皆及第”,考试内容为拜上帝教的教义,考试还打造出科举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据此判断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
A.实现了男女平等的主张
B.表达了对封建正统的反叛
C.争取到士人的广泛支持
D.向民众普及了天主教教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带来的危害。
(2)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2019-02-23更新 | 602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嘉应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2019-01-30更新 | 73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繁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
2019-01-30更新 | 2538次组卷 | 62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