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壮大了国力,图谋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②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①丰岛战役:日军偷袭清军运兵船。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③黄海战役:中方主力尚存,由于李鸿章的“____”命令,北洋海军失去制海权。邓世昌殉国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2月,日本在山东半岛登陆,摧毁了威海卫军港,____覆灭。
(3)结果:清军战败,签订《____
①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____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2亿两白银。
增开沙市、重庆、_____、杭州为通商口岸。 说明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资本输出最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影响: 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____的破产。
2022-10-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边疆危机
(1)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背景:1864年,新疆地区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____趁机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____地区。
②概况: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平乱;____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③结果: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中法战争
①背景:1883年8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②经过: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被击退;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____,法军败退。
③结果: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中国是“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
④影响:1885年,____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2022-10-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西北——收复新疆
内乱外侵1864年,____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____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收复新疆1875年,____发兵新疆,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有效治理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2022-09-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的加剧和八国联军侵华-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4 . 西南——中法战争
背景法国在1883年8月控制越南后,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经过①1884年8月,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刘铭传的领导下,多次击退法军;
②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____,法军败退
结果签订了中法《____》,承认法国占领越南;____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2022-09-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九单元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的加剧和八国联军侵华-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材料二   条约原文:“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三   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四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团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自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指出材料一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代官员怎样的心态?
(2)指出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条约?此款条约还包括哪些内容?(列举2个内容即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你认为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国家外交地位的变化?
6 . 1865年开始,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部分地区,左宗棠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督办新疆军务,确定“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此策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A.阿古柏侵略路线B.清政府的命令
C.英俄两国的干预D.新疆北可控南地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