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8 道试题
1 . 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伸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合法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时人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器不如人”。正如李鸿章所言“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弓矛小枪小炮,故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而解决之道,在“讲求洋器”。这种认识,在当时(     
A.引发了全盘西化浪潮B.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促进了维新运动的深入
3 .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反对者认为该条款(     
A.加剧清政府的财政困难B.刺激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C.导致侵略势力深入内地D.加速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2021-10-28更新 | 619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朝鲜、琉球、越南、缅甸都曾是清朝的藩属国。19世纪后期,随着列强对亚洲侵略的加剧,缅甸为英国所染指,朝鲜、琉球惨遭日本侵吞,而越南也最终脱离了清朝的保护。清政府被迫放弃对越南的“保护”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D.中法战争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B.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C.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2019-09-15更新 | 1288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湖北长江经济带历史地图》中,收录了一套1883年绘制的《湖广云贵旅行图》,该图制作精良,其中汉口地图的精度已经达到1/2 000,它是日军工兵小田新太郎绘制的。这一事实表明日本(  )
A.具有高超的绘图技术B.特别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
C.精确测绘中国地形地貌D.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开始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民用企业多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几种形式,采用雇佣劳动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式,因而在中国第一次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由此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增强国防工业的基础B.有利于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8 .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军事工业企业,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 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晚清政府自救行为的表现B.都促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C.都是中国近代化的表现D.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021-11-05更新 | 411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2019-01-30更新 | 151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一上期第一学段期中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积极开展“修约运动”,废除幕府时期和西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与西方的平起平坐。而洋务运动时期的清政府却没有提出修约和废约的要求,抱定的目标依然是“以夷制夷”。这反映当时清朝统治者
A.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B.缺乏世界的观点看变化
C.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对资本主义列强抱有幻想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