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1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告诫国人:中国并非“东洋之冠”,“倘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呼吁学习英美,“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度势行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由此可见,洪仁玕(       
A.预见到天京变乱不可避免趋势B.主张与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C.观点体现了当时时代发展潮流D.挽救了太平天国后期政治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是役败后……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湾、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据此可知清政府战败后所造成的危害是(     
A.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在论及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曾用了这样一则比喻:“马体牛用。让马去犁地,让牛去奔跑。”并补充说,“他们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与体制是最优秀的,只不过船不坚炮不利罢了。”该学者在此(     
A.批评了清廷的封闭保守B.指出了洋务新政的局限
C.剖析了维新变法的根源D.讽刺了尊孔复古的荒谬
2023-04-20更新 | 394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湘军、淮军将领越来越多的出任地方督抚,军政结合,甚至同时掌控地方财权,权力远超一般督抚。湘淮大员的崛起
A.缓解了中国的民族危机B.阻滞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C.加速了君主专制的终结D.引发了中央权势的下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马关条约》换约前夕,英国某画报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图),又附评论称:“中国,如果完全开放,对人类而言将是个黄金……战争影响下的真正占领是对市场权力的占领,显然规模很大。”这些信息反映出(     
A.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独占中国市场B.三国干涉还辽是因日本要价过高
C.条约增开口岸等要求符合西方利益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新形式
2023-04-07更新 | 3357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甘肃河西成功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的财物要收归国库。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B.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危机
C.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潮流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2023-03-28更新 | 303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2020届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64年,李鸿章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采用官督商办B.完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C.维护了清朝的统治D.开始了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90年代,针对英国各地华侨处境悲惨的现状,驻英公使薛福成“援照公法及各国常例,声明中国可派领事官公驻英国属境”;并驳斥了英国政府诬陷中国不守万国公约的谣言,称在近15年内,中国已处处“按照万国公法办事”。后来,英国被迫同意了中国派驻领事的要求。这表明,当时(     
A.英国在华优势地位的削弱B.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贯彻
C.国际法对各国约束力增强D.晚清外交近代化转型加速
2023-03-10更新 | 546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以下企业体现这一求富思想的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上海轮船招商局C.福州船政局D.天津机器局
2023-02-26更新 | 636次组卷 | 9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53年年底,清政府决定发行以“银两”为单位的“户部官票”和以“制钱”为单位的“大清宝钞”(俗称钞票)。但不到两年时间,即使朝廷多次催促甚至斥责,各地官民也不肯收钞使用。晚清“钞票”发行的失败主要缘于(     
A.国内社会动荡和财政枯竭B.中央集权崩溃和吏治腐败
C.白银大量外流和铜币匮乏                         D. 政府信用不足和纸币贬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