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4 道试题
1 . 甲午战后流行过一部时论选集叫《普天忠愤集》。“忠愤”两字并提,是当时一般爱国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他们目睹祖国面临沦亡的严重危险,满腔悲愤地起来奔走呼号。这反映出(     
A.封建传统思想对知识分子根深蒂固B.维新运动成为爱国救亡运动的主流
C.知识分子对传统信条进行深刻反思D.甲午战争改变了整个东亚政治格局
2 . 1840年至1895年间,外国商人在中国陆续建立了上百家外资工厂。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大规模发展船舶修造业和航运业;创建茶厂、纺织厂、制糖厂、皮革厂等技术不高但较好推销的商品加工厂;在港口以及河运枢纽城市等地建立造纸厂、玻璃制造厂、火柴厂等小型工厂。这些工厂的创办(     
A.体现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反映出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折射出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晋争霸,开凿了沟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运河。后来,在平定了江南的陈朝后,隋炀帝重新疏浚邗沟,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使政府得以有效地控制江南。隋、唐政权还大力兴修关中黄河(渭河)支流通向长安的运河,如广通渠等;北宋政权围绕首都开封呈放射状修凿运河;元朝通过开凿山东会通河段和北京通惠河段,将大运河东西走向的河段裁弯取直。

材料二   1842年6月,英国军舰进攻吴淞口炮台,攻陷后溯长江而上,长驱直入,很快占领镇江。英军沿长江一线,拦截漕船,掠夺商船,完全控制了扬州与镇江之间的长江航线,大运河漕运被迫中断,京师粮食供应紧张。不久,清政府被迫求和,并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甲午战争期间,由于大运河的中断,从广东等南方军工基地往天津运输军火遭遇极大困难,战机因此被贻误,洋务新政的部分成果难以被用于支援前线军队。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吕娟《中国大运河河道变迁基本脉络及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影响运河兴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清政府在两场战争中的失败与大运河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4 .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B.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割台湾全岛给日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2023-03-04更新 | 218次组卷 | 6卷引用:中国近现代史专题06近代中国的政治——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探索-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必备知识梳理与模拟演练(统编版)
6 . 1899年2月,美、英两国达成协议,美国允许英国投资中国的粤汉铁路,英国允许美国投资中国的广九铁路。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清政府完全丧失铁路主权B.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C.英美积极促成中国近代化D.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7 . 据统计,从1895年到1904年俄国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投资总额50760万卢布,远远超过了同期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东北的投资。1904年后,沙俄对华投资增速减缓。但在东北北部,沙俄资本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主导地位。此类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B.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合法化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8 . 1895年,在中日代表结束第五次会议后,日本又提出了条约的修正案。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方将赔款要求由3亿两减至2亿两;通商口岸由7处减至4处;撤回将子口税降为值百抽二的要求;奉天南部割地范围由原来的以辽阳以南一线为界改为以营口—海城一线以南为界。该条约的最终签订(     
A.使清政府完全丧失了主权B.导致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C.客观上刺激中国出口增加D.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2023-02-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清末维新人士唐才常针对某不平等条约指出“和约中通商各条将商务税务权利一网打尽,有遍地设机器之条款,而西人动以利益均沾为词,则将来遍中国皆外洋机器,不十年间,无可措手矣。”据此判断该和约(       
A.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反映清政府朝贡体制的瓦解
C.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D.使列强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10 . “汉口银”是英俄商人在汉口进行茶叶贸易时率先使用的无实物货币结算形式。甲午战后,湖北地方官商的内外借款,官方工程造价,均用其进行核算“汉口银”逐渐为长江中游地区各商埠所通用。由此可见,“汉口银”的使用(     
A.遏制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B.有利于区域性货币标准的统一
C.促进了中外贸易迅速发展D.规范了区域性金融市场的秩序
2023-02-2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