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中一些主战的将军、督抚很快就变到主和的立场。道光皇帝也曾显得好像是坚决主战,但是他不断地动摇,终于接受屈辱的和约。这就因为他们在主战时都不切实际地认为可以一战取胜,当速战论行不通,马上就转到了投降主义。林则徐是一贯的坚决的主战论者,但他最多只能在他曾负责的广东地区加强防务。在封建官僚集团中虽然还出现了林则徐这样优秀的人物,但他在本集团中只能受到排挤和打击。当整个封建统治势力已经被敌人的海盗行为所吓倒,而认为议和投降比打仗有利得多的时候,林则徐被撤职查办是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在陆上,日本在平壤将李鸿章的淮军打得落花流水,随后成立了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府,并宣布朝鲜独立。在海上,中国的境况更为悲惨。尽管中国海军吹嘘有65艘军舰,相比之下日本只有32艘;尽管中国海军力量在世界排名第8,而日本只排名第11位,但是中方并没有将所有船亲都动员起来作战,有李鸿章的北洋舰队与日方交战,南洋舰队以及另外两支舰队则保持“中立”,以图自保。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晚清军备上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共同影响。
2021-01-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海防建设是世界各国维护领海主权的重要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842年8月29日南京下关江面艘外国军舰上的情景。     


材料二   甲午一战,中国不但战败,而且蒙垢受辱。中国军队始终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形胜之地一一委弃,临阵不战而逃。中国殷殷寄以厚望的舰队被可耻地驱逐到设防的港口内,匿不出战。

——《远东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基于明朝的海洋观念和政策体现在“海禁”与重陆轻海的防务策略上,清朝统治者长期奉行重视西北边防而轻视东南海防的观念。而对于东南海疆采取保守防御的方针,在对台湾省问题的认识上曾有人提出弃台的主张,康熙曾言“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

—— 摘编自《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据材料一,材料中的“外国”最有可能是何国?在此情景出现的次年,此国又在中国获得了哪些特权?
(2)据材料二并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中的“港口”指的是哪里。中国舰队“匿不出战”对这场战争的态势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海防废弛的原因。
3 . 19世纪末,面对日本意欲吞并朝鲜,中国士大夫觉得高丽绝不可失,因为失高丽就无法保东北。他们认为日本国力甚小:“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心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材料表明
A.当时士大夫走出天朝上国樊篱,对世界有清醒的认识。B.当时士大夫没有摆脱上国思想,对日本的变化认识不足
C.当时士大夫认识到朝鲜对中国的重要性,民族意识很强D.当时士大夫对中国和日本的综合国力有比较客观的评估
2020-10-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甲午战争爆发伊始,很多西方媒体向中日两国同时提交了随军采访申请,然而与日本政府主动邀请记者随军采访不同,清政府在整个战争期间不仅不允许国内外记者随军采访,还有两个西方记者因为错走到中方阵地,而被砍了头,引起许多外交风波。由此反应的本质问题是
A.清廷对舆论宣传的茫然B.中日政治体制的优劣
C.舆论宣传决定战争结局D.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推翻清朝统治
C.掀起民主革命D.寻求救国之路
2020-08-07更新 | 766次组卷 | 54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甲午战争期间,《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报社,大量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质疑克里曼的报道。清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这一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A.日美在侵华问题上相互勾结B.中日近代化程度差距巨大
C.清政府消极避战的军事策略D.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7 .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凭借其宣传和战场上的有利地位,成功操纵国际舆论把自己划在了“文明”的阵营,清政府则被贴上了“野蛮”的标签,不仅承受了旅顺大屠杀和割地赔款,而且没有得到西方国家大多数媒体的理解和同情。这反映了
A.国际舆论决定战争胜负B.日本顺应了文明的潮流
C.西方舆论霸权影响战局D.中国的近代化尚未开始
2020-03-1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8 . 《清史稿》中提到“军故多闽人,汝昌以淮军寄其上,恒为所制”,“步蟾通西学,海军规制多出其手,顾喜引用同乡,视统帅丁汝昌藏如也。时论责其不能和衷,致债事。”由此说明,甲午战争清军失败的原因是
A.统帅腐败无能B.兵舰装备落后C.内部矛盾重重D.乡党意识浓厚
2020-02-11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期开学检测(线上)历史试题
9 .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大打舆论战,美化侵略,迎合西方价值观,欧美媒体几乎一边倒,支持日本,美国《纽约先驱报》甚至提出“日中战争是文明对专制之战,日本的作为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论点。材料反映了
A.日本明治维新后全盘西化B.美日国家利益趋向一致
C.国际舆论左右了战争进程D.美日借用“文明冲突论”掩盖侵略
10 . 下列是有关黄海海战细节的记述,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致远弹药尽,适与倭舰吉野值,管带邓世昌……谓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遂鼓快车,向吉野冲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机器锅炉迸裂,船遂左倾,顷刻沉没……(清)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
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浅野正恭《日清海成史》
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舰奋然挺进,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最终舰首先行下沉。1895年出版《普拉茨塞海军年签》
A.致远舰被日舰鱼雷击沉B.致远舰欲与吉野同归于尽
C.吉野号发炮击沉致远舰D.致远舰直冲日舰被击而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