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间形成一种称为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一些周边国家向明清朝廷“纳贡称臣”,接受明清皇帝的册封。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国都与中国形成了这样的关系。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这种宗藩关系逐渐解体。这说明
A.中国的外交观念开始近代化B.远东国际关系日益趋向平等
C.中国东亚主导地位逐渐丧失D.旧藩属国近代国家意识觉醒
2 . 1895年2月,维新思想家文廷式在朝会中主张效仿俄皇亚历山大一世迁都(其最终战胜拿破仑),要求迁都与日本继续作战,但该主张由于其他大臣的反对而被否决。材料体现了
A.维新变法遭到顽固派反对B.清政府已成为日本侵略的工具
C.清朝未迁都最终导致战败D.清末多数官员因循守旧与无能
3 . 古希腊思想家修昔底德的研究发现,新崛起大国必然会对守成大国构成威胁与挑战,守成大国在恐惧下采取回应,最终难免兵戎相见。此规律即“修昔底德陷阱”。下列史实无法体现这一规律的的是
A.英西战争B.英荷战争C.美西战争D.清日战争
4 . 下表是1894年8月中日两国宣战诏书的主要内容。

这主要反映出
A.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蓄谋已久B.宗藩关系之争是战争的诱因
C.中日冲突的实质是理念对立D.两国近代外交观念差距巨大
2020-11-22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9-01-30更新 | 5267次组卷 | 11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32次组卷 | 148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1894年西方评论家评价道:“日本海军以其精华,突袭中国二等慢舰‘济远’舰及辅助舰,而最速之‘吉野’竟受重伤,在‘济远’舰上外籍引擎师称:日炮多不准,实非日本海军之胜。”该评论可能印证的是
A.西方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B.北洋水师的军事素质较弱
C.洋务运动的自强梦已告破产
D.清政府的军力远胜于日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