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与中国认为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开始不同,日本教科书认为海战只是“军事冲突”,战争是从8月日本宣战开始的,日本教科书对“军事冲突”描述并不具体,既未提日军首先向清朝巡洋舰开炮,也未讲日军击沉运输中国军队的“高升”号英国商船。据此判断,日本意在(     
A.激发日本人民族优越感B.避免中日矛盾激化
C.渲染日本军队英勇无敌D.淡化战争侵略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94年9月15日,清军主帅叶志超下令清军放弃平壤北撤。在相关当事人的公文报告和私人回忆中都提到,当天叶志超曾召集诸将,提出“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转运不通,军心惊惧不如暂弃平壤”,众将未提出异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甲午战败源于清王朝的腐朽B.叶志超对战败负有完全责任
C.清军将领谎报军情逃避罪责D.清政府陆海军协同对日作战
3 . 在甲午年的战场上,日本国内的记者、绘画师、照相师,甚至僧侣直接参与了这场战争的报道,向世界呈现日本人眼中的中日战争,证明日本遵守西方国际法并愿意接受西方文明,而中国是不遵守国际法的未文明开化的国家,其意图是
A.展示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B.加入八国联军侵华的计划
C.为“三国干涉还辽”正名D.证明其发动战争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4年7月,日本袭击中国租借的英国高升号运兵船。下表是英国政府对此事的态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1894年7月25日日本袭击中国租借的英国高升号运兵船
1894年8月3日英国根据国际法认定日本应对英国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负责
1894年8月12日英国重申8月3日立场
1894年8月20日英国转而声称中国应负赔偿责任

A.英日争端化解双方矛盾消除B.中国不重视战争中的舆论战
C.事件责任的裁定受利益主导D.中国战败导致英国态度转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直至 1882年,清政府在向西方派遣常驻使节的同时,仍拒绝朝鲜使节进驻北京,并阻挠朝鲜向欧美派驻使节。这说明清政府
A.试图延续与朝鲜的宗藩关系B.努力避免中日之间的直接冲突
C.对日本殖民朝鲜做外交抗议D.意图缓解来自欧美的外交压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0-07-12更新 | 5550次组卷 | 5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019-01-30更新 | 5254次组卷 | 116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2018-06-09更新 | 14920次组卷 | 148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