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022-11-03更新 | 1790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5届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

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种豆得瓜”的历史现象。如某些措施的实施或某些历史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结果与初衷相背离,要么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要么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谓是“事与愿违”。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相关知识,举一个具体的史例,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客观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清朝统治者打败了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分裂分子等本国的挑战者,如果不是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循前例,清王朝的统治也许还能延续。材料意在说明清朝灭亡的原因在于
A.清廷面对民族危机缺乏根本性变革B.农民起义的打击
C.地方势力膨胀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D.边疆危机的加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