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窃帷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摘自李鸿章《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同治十一年(1872年)

材料二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伯并立),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救,来往自如,麋(qú成群)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煸(shn鼓动),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摘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同治十三年(1874年)

材料三   我朝处四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臣于铁路一事,深知其利国利民,可大可久。假令朝廷决计创办,天下之人见闻习熟,自不至更有疑虑。

——摘自李鸿章《妥议铁路事宜折》光绪六年(1881年)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晚清史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李鸿章奏称“大变局”的历史理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洋务企业地理分布示意图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所示洋务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加以阐释。
2023-02-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如何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国家出路,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当然还有别的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述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是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发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阶级,指出该阶级领导的一个探索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说明其背景、主要过程和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2年,法国攻陷河内,直窥云南。清廷内部形成主战与主和两种势力。188312月,中法战争爆发。李鸿章等认为中国军力薄弱,“深入鏖战,恐无把握”,中国“兵轮船本少,又未经战阵”,而法国“船械之精,操演之熟”,“海上实未可与争锋”,主张息事宁人。陈宝琛、张之洞等则积极主战。陈宝琛上奏:“欲长治久安,非出于一战不可。”张之洞提出:“助越之势,沮法之气”,“断无坐视之理”。《申报》积极关注这一事件。以马尾海战为转折点,《申报》的舆论导向经历了由“拥战”到“主和”的转变。《申报》认为不能把“战”与“和”的表态作为是否“忠君爱国”的判断标准.而审时度势、据事直书方为真正的“忠君爱国”。

——摘编自黄飞《由“战”转“和”:中法战争时期<申报>的舆论导向》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国内碰对法国侵略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种主张予以分析。
2023-02-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廷海防与塞防之争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麕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记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

《筹议海防折》(1874

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盖东南以大海为界,形格势禁,尚易为功;西北则广漠无垠,专恃兵力为强弱;兵少固启戎心,兵多又耗国用。以言防,无天险可限戎马之足;以言战,无舟楫可省转馈之烦,非若东南之险阻可凭,集筹较易也。周秦至今,惟汉唐为得中策;及其衰也,举边要而捐之,国势遂益以不振,往代陈迹可覆按矣……

左宗棠

《统筹关外全局疏》(1877

——据王建朗   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晚清卷》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海防与塞防之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2-13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

材料   19世纪70年代,生丝外销的不振及其由此造成的国际收支的逆差,引起了中国朝野各界的震惊。从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以《申报》为中心,展开了如何振兴丝业、挽救国粹的讨论。

1874年《申报》刊文《论西国治蚕茧法》,第一次在中国对“西国治蚕茧之法”进行介绍和论说:“盖中国人于蚕茧方成之时,即欲抽取以做生丝,未免过为性急,宜其丝内多有损坏也。如能照西法治之,则断无此等弊矣”。

1881年《申报》又刊出《论丝、茶二业整顿难易》,开始从中西“官”“商”关系的不同来探究中西生丝产销的差异。指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受“官”之保护,只要对振兴输出有利,“官”即尽心竭力加以培育,以供“商”之利用。反观中国,“官”“商”却是背道而驰。要想振兴贸易,就必须改造迄今的“官”“商”关系,使官、商结为一体,互为助力。

1882年,《中报》发表《机器缫丝说》,论证引进国外机器缫丝工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机器缥丝,诚哉事半而功倍矣。华人其亦多养蚕以供机器之用,而益裕其利源也哉。”发表《观缫丝局记》,以实地考察丝厂生产的游记形式,记述了公平缫丝局的规模、设施、原料储备、生产过程和管理状况,意在说明“该公司必有蒸蒸日上之势”。引起强烈反响后,又趁热打铁,发表《缫丝三利说》,以公平缫丝局观摩者答复友人提问的口气,宣传新式丝厂的“规模恢廊”“布置周密”“机器灵捷”和“立法美备”,以破除社会上对投资或举办机器丝厂的犹疑和观望心态。

1887年,总理衙门发出上谕:“令民间置办机器缫丝,不必由官经理”,大力推行鼓励民间人士引进和经营机器缫丝生产的政策。

—杨中华等《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


从近代中国观念变革与工业化演进关系的角度,评述《申报》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
2023-02-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洋务派三十年“自强”以图“勤远略”,清政府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于蕞尔小国日本。学界一般认为,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洋务运动 未必是场失败运动”的新论。结合史实,谈谈上述两个观点各自具有的合理性。
2023-01-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中国近代若干人物的思想主张

时间人物
主张
19 世纪40年代魏源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9 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皆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9 世纪 90 年代
梁启超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
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20 世纪初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从表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析。
9 . 1891年户部浙江司主事陈炽撰写《户部主事陈炽呈递出洋游历人员应行采访事宜节略》(节选),后文简称《节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时第一一、其国去赤道远近,南北极出地各若温度……十一、地动绕日之说确否。
人情第三三、农、工、商、贾,何等之人最多……四、贫富若何,奢俭若何。
物产第四一、其国之土产何物,与他国通商者几何种……
炮台第五一、其国之炮台共若干座……陆路几座,水路几座……
兵船水雷第六一、其国兵船数目多寡,配水师几何……
枪炮第七二、其国之炮以何处为最大……
兵制战事第九十六、其陆师之优劣较中国今日若何……
学堂第十五、兵学、化学、光学、重学、绘画一切之学,是否分堂学习……
财赋第十一一、其国每岁入款若干,出款若干……
四夷沿革第十五一、其国在古为何国,与中国通否,是否向来朝贡之邦。

——摘编自张登德《陈炽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陈炽所撰的《节略》进行评析。
10 . 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实列表(部分)

时间历史事实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和团运动兴起与发展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历史事实,提炼一个观点,并就该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