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体育价值观念的发展与变迁

时间大事件备注
1840年以前在中国开展的体育活动主要是武术、气功和一些民间流传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中包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赛马、摔跤、冰嬉。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1876年李鸿章挑选7人赴德国学习洋操。
1879年学成后回国,开始以德国兵操训练军队,同时教授一些单双杠、木马等器械体操。
1881年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体育课内容有击剑、拳击、足球、游泳等项目。
局限于军事学堂和少数新军,未能对中国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895年严复发表《原强》一文,大声疾呼“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关注与研究“体育之学”的风气渐浓。体育发展以“增强体力”为中心,流露出中国民众对“体育救国”思想的认同。
20世纪初至20年代1919年全国中学校长会议通过一项决议:体育须注重身体全部之平均发育。在张伯苓、陶行知等人推动下,开始了对体育教学和对人的发育过程的研究,从而促进了体育的科学化进程。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人文主义体育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流。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篮球队首战日本,华侨、留学生慷慨激昂地表示“输给别的国家可以,但无论如何必须战胜日本”。强调国家、民族荣誉的体育价值观成为时代的主流。

——改编自谭华、李奎川《20世纪中国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材料,围绕近代中国体育价值观念,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某一时段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4-03-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练习(一)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2—1893年中国设立的各类新式学堂(部分)

创办时间学堂名称地点专业设置创办者
1862京师同文馆北京英文、法文、算学 奕䜣等
1866福建船政学堂福州制造、驾驶、绘图左宗棠
1874操炮学堂上海制炮工程江南制造总局
1880天津电报学堂天津电讯李鸿章
1883金陵同文电学馆南京电讯左宗棠
1884广东黄埔鱼雷学堂广州驾驶、鱼雷张之洞
1888珲春俄文书院珲春俄文希元
1890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威海驾驶丁汝昌
1890旅顺口鱼雷学堂旅顺鱼雷丁汝昌
1892湖北采矿工程学堂武昌矿务张之洞
提取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新式学堂的创设进行评析。
3 . 如何看待晚清历次对外战争
时代主要观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姑息迁就必会引来更大祸患:“俄约甫定则议琉球,琉球未归则议越南……欲长治久安,非出于一战不可。”不能获胜,战也有益:“知我创痛之所在,则上下卧薪尝胆,易辙改弦,或犹未晚耳。”
列强船坚炮利和中国衰弱,对外和好,避免战争:“方今发捻交……中国实自顾不暇,苟可与洋人相安无事,不宜轻开衅隙。”“战守无具,不能不以和,允为御侮长策。”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认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问题是实现近代化,就是要学习西方,至于抵抗侵略,则不是当时能做和应做之事。
20世纪5070年代近代中国面对列强挑衅,要奋起反抗,绝不乞和,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赢得最终胜利。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在落后的情况下,要以理约束自己,争取以条约和法理约束列强,避免战争

概括表格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2021-08-1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中叶,欧洲列强以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国门。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为了“防海之害而收其利”,奏请朝廷批准在马尾一带设局造船,培养人才,后命名为总理船政,设立福州船政局。船政延请的外国技术团队由日意格(法国人)组建,初期共45人,以法国人居多。下表为船政创建时期的经费投入与成效(1866年12月——1874年2月)。

经费投入成果
闽海关四成洋税拨款40万两银实现近代舰船科技的系统引进
建成、自营规模东亚第一的造船机构
中国人掌握了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建立中国第一个完整的按照西方模式构成的现代工厂车间体系。
闽海关六成洋税拨款470万两银中国人掌握了蒸汽动力舰船的设计建造技术
中国人掌握了蒸汽舰船配套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
形成了3000余人规模的产业工人队伍
福建税厘局拨款69万两银建成15艘蒸汽动力军舰
建成中国第一所海军军官学校(邓世昌、刘步蟾等为首届毕业生)
建成中国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采用英语教学,严复、詹天佑均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
总计:579万两银建成中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形成由学堂、艺圃构成的基本教育体系。
培养出第一代近代海军军官和工程师
组成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海军力量世界第四,参加了马尾海战
福州船政局的兴衰是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的缩影。根据材料,围绕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4-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边防压力,但由于清政府财政匮乏,重点守东南沿海还是保西北边陲,成为清朝重臣们之间争论的焦点。下表为清朝重臣们的主要观点。

派别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海防派李鸿章等“近日财用极拙,人所共知,欲图振作,必统天下全局合盘同筹而后定计。”“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之大患愈棘。”“江海防维实为今全局要务”。
塞防派王文韶等“俄人占我伊犁,有久假不归之势。只要俄人不能得逞于西北,则各国必不致构衅于东南。否则我师退一步,则俄人进一步,我师迟一日,则俄人进一日。事机之急,莫此为甚。”
并重派左宗棠等“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防”和“塞防”争论的历史背景并对这场争论进行简要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12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7年(清朝)学部总务司所编《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显示,全国共有女学堂428所,教员1501人,女学生15496人。详情见下表。

1907年全国女学堂分布状况一览表

所在地区

学堂数(所)

教员数(人)

学生数(人)

京师

12

59

661

直隶(含天津)

121

168

2523

奉天(今辽宁)

12

60

694

黑龙江

2

4

90

山东

1

6

54

山西

5

15

149

陕西

10

20

154

河南

3

4

84

江苏(含上海)

96

644

4198

安徽

2

12

86

浙江

32

138

995

江西

6

13

155

湖北

不详

21

477

湖南

7

36

412

四川(含重庆)

70

157

2246

广东

6

39

391

广西

17

26

589

云南

18

34

1027

贵州

5

24

267

福建

3

21

244

—摘编自乔素玲《中国近代女学地域分布探析》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女子教育的认识,并加以阐释。(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学者总结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地域分布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段

基本特征

地域分布

1860—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起步期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的开埠口岸。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工业分布不局限于上述开埠口岸,在成都、基隆、安庆、北京、兰州等地均有分布。
1895—1900年中国近代工业开始加速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长江沿线和东北各开埠口岸,东北工业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加。
1901—1914年中国近代工业首次快速发展期由沿海向内地扩散,东部沿海、沿江区域及铁路沿线区域的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大工业城市的附近出现了次一级的工业中心。
1915—1936年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期多集中在沿海、沿江及铁路沿线各城市,尤其是上海、华北、东北、珠江三角洲、武汉等区域工业集聚趋势增强。

——摘编自刘静《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几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下表是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

时间历史资料
1878年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年“公车上书”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
1895年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后出版译著《天演论》
1912年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1917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2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


请从材料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了中国某一方面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