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选择的素材是
A.三元里斗争B.义和团运动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2022-04-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落后,是近代历史上历次反侵略斗争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之一。其中,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现代武器与侵略者交战的是
A.鸦片战争B.黄海海战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2022-04-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强国之路C.开展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
2022-04-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经远舰”的发现为研究北洋水师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经远舰”的发现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水下考古队利用多波束等仪器设备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潜水探摸,结合地方志文献研究,确认了“经远舰”准确位置。第二阶段,水下考古队在舰体外侧进行抽沙作业,逐步揭露出舰体结构,并发掘清理出水文物。2018年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经远”舰名字牌,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经远舰。这说明
A.真实的历史唯有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B.史学研究要注意与其它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研究
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历史的价值判断常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署名“望平东馆主人”的清末民间艺人所画《海军大胜图》版画。上中部题记写道:“倭逆无端开衅,不遵公法,击伤运船。朝廷震怒,立饬海军大队铁甲前往助剿,开仗于惊涛骇浪之中,烟雾腾空,杀声震雷。轰沉倭逆铁甲三艘,兵轮数艘,溺毙倭逆无数。飞电传来,共相欣喜。兹将倭逆败北情形,绘图贴说,俾天下怀忠义之气者争先快覩,略纡公愤。他日水陆并进,不难一鼓荡平,倭逆之亡指日可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作者盲目自信的天朝大国心态B.客观反映了黄海海战的历史真相
C.作者意在唤醒下层民众的民族意识D.反映无线电报已在民间开始使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一幅日本浮世绘(风俗画)作品,作品名称为《“准备收网”》,画面下方两名日本兵正张开大网,港湾对面的另一个日本兵正拿着网兜注视着这一切。这幅画反映的是
A.黄海海战B.威海卫战役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
7 . 今年是甲午战争结束12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重蹈历史覆辙。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

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

——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

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甜头”是通过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获得的?结合材料,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
2021-09-0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东北(ZDB)联盟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晚清某地方官员在致军务处的一封电文中说道:“昨电示传播,台民不服闭市,绅民蜂拥入署,哭声震天。二百年来文物之邦,忽论化外。流离迁徙,谈何容易!”以下人物与此后形势发展无关的是
A.邓世昌B.邱逢甲C.徐骧D.刘永福
2021-08-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东北(ZDB)联盟2015-2016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项目参战舰艇
(艘)
火炮
(门)
兵力
(人)
舰船损失伤亡人数
中方1019120525艘沉没1200
日方1227235665艘重伤300

①中日双方战斗实力总体上是敌强我弱
②黄海海域制海权控制在日本手中
③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仍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
④这场海战失败后,清政府立即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0 . 1894年12月20日,美国《世界报》报道:“日军屠杀手无寸铁、没有抵抗能力居民的活动一天天地延续着,直到街道被残缺不全的尸体阻塞为止。”上述报道中的“屠杀”发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D.日本全面侵华期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