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是1894-1921年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比重变化表(%),这表明当时
鸦片棉制品米面、煤油机器、矿产
1894年20.645.311.67.3
1913年8.132.09.29.2
1921年031.011.117.0

A.民族工业获得了一定发展B.列强扩大了对华商品倾销
C.中国经济结构趋向单一D.民众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2 . 下表是甲午战后出现的兴办各类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     
类别主要主张
人才教育强调政治人才教育
实业教育强调算术、理化、西文,以利实业发展
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养,懂得支持立宪
女子教育重视女学,男女平等,享有立宪国民资格
师范教育兴办师范教育是近代教育的前提
留学教育重视政法(服务立宪政治)与师范(服务国民教育)
A.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B.表明立宪成为国人共识
C.推动了维新思潮的兴起D.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3 .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先后派遣4批幼童共120人赴美留学。下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现象(        )
从事行业外交(包括海关)海军、船业矿务电报铁路商业医业教育
人数321681816754
A.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B.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
C.导致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有助于近代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来来,中华民族呈现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中依然昂然奋斗的特征,典型事件见下表:
领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事件
19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
19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从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求民主的高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我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一份开销清单,开具这份清单的人可能是
杂支清单(白银:两)
购大鱼雷艇等项7434.8购驾驶学生应习各种洋书726.1
购后膛钢炮965.8北洋水师公费银1576.6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
6 . 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年达4278家,1928年达8926家)。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D.各国商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