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通商口岸100多个。从下列两幅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示意图中,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的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B.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中国民族危机的逐渐加深
2021-11-08更新 | 1022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大港油田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任后,既筹办了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求是学堂,又扩建了“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的敬敷书院。当时邓华熙扩建敬敷书院的客观意义在于
A.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了对徽地学子的义理教育
C.保证了安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D.缓解了传统势力对新学的压力
3 . “不论大小局、厂…它们的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官款拨充,制造出来…大部分直接拨给湘军、淮军和沿海各省使用,小部分由各省以协饷等名目调换或计价购买,经费都实报实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产品可以实现自足B.镇压太平军耗费巨大
C.晚清官营企业具有封建性D.说明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4 . 李鸿章曾向朝廷建议“应劝谕华商,集资购器,设局自行制造,以敌洋产而保利源。”当时另有官员认为上海、武昌等地用机器织布纺纱,“诚宜推之各省及各郡县,官为设法提倡,广招殷商。”这段材料说明
A.洋务运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洋务派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后盾
C.洋务派主张吸收民间资本实现求富理想
D.清朝政府对民间投资设厂持放任态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日,考古学家在丹东黄海区域探明了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船体破坏严重,甲板以上所剩无几,所有钢材都有火烧过的痕迹。但它的发现对甲午史研究意义重大,很多谜团得以解开。由此可见,
A.科技进步可以还原历史真相B.历史文献比考古发现有力量
C.考古发现定能揭开一切谜团D.考古进步帮助接近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864年,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由此可见李鸿章
A.深恶朝政腐败B.力图维新救国C.主张强兵御外D.开始了解西方
2021-09-12更新 | 428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二真题历史变式题2
7 . 1898年,中德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规定“在山东省内如有开办各项事务,中国应先问德国商人等愿否承办工程,售卖料物”。这一规定
A.导致洋务运动破产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引发五四爱国运动D.加剧中国经济主权的丧失
8 .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大批学生涌向日本留学,形成了一股中国留学史上罕见的盛极一时的留日热潮。估计20世纪初,至少有二、三万中国学生先后到日本留学。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提倡鼓励留学B.日本明治政府主动吸引留学生
C.向日本学习以救亡图存D.交通方便,用费节省,习俗相似
9 . 下表是1890—1897年间我国机器棉纺织业部分企业简表,据下表可推知当时
企业名称年代设备创办人身份
上海机器织布局1890纱锭35000枚
布机530台
郑观应(买办)
龚寿图(江苏补用道)
湖北织布官局1892纱锭30440枚
布机1000台
张之洞(湖广总督)
浙江宁波通久源纱厂1897纱锭17046枚
布机216台
严信厚(李鸿章幕僚,曾督销长芦盐务)
江苏无锡业勤纱厂1897纱锭1192枚杨宗濂(长芦盐运使)
杨宗瀚(曾总办台北商务)

A.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亟待改善
B.个体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传统手工棉纺织业濒临绝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学东渐”的深入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思想解放的推动
2021-07-08更新 | 9588次组卷 | 105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