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40--1900年中国历史大事简图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范稳的长篇小说《水乳大地》中有这么一段话:“根据大清国咸丰皇帝和大法国大皇帝签署之《辛丑条约》,大法国天主教传教会之传教士在中国享有保教权。”这段话对《辛丑条约》的表述
A.签约双方错误,条约内容正确B.签约双方正确,条约内容错误
C.签约双方和条约内容皆正确D.签约双方和条约内容皆不正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中国南方五省"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不久浙江、福建、两广、山东、四川、山西、河南相继参加,互保区域扩大到13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被追究。由此可知
A.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了B.清政府地方已实行自治
C.南方与清政府分庭抗礼D.清政府中央权威已下降
2021-02-26更新 | 110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指出:士大夫一方面组织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另一方面又不敢取清政府而代之;一方面提出区别于中央的“东南互保”政策,另一方面没有组建新政权。这种“矛盾”的存在说明
A.清政府极力维护中央权威B.清政府统治秩序已经瓦解
C.儒家意识形态影响较深远D.科举制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5 . 八国联军侵华,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这一现象表明
A.北洋军阀割局面初步形成B.清朝中央权威严重受挫
C.维护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D.清朝君主专制走向终结
6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协商“东南互保”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材料表明
A.中央权威式微与地方势力扩张B.中央对地方管理完全失控
C.清政府政治体制改革颇具成效D.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策略
7 . 有学者认为:‘“这次战争的爆发又不完全是列强单方面的因素所造成,它还同慈禧太后所控制的清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盲目主观有一定的关系。”该观点
A.缺乏必要的史料实证,是不科学的B.强调清廷决策是引发战争的主因
C.说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曲折性D.彰显历史结论与研究视角的关系
8 . 有学者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关锁国的大门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9 . 中国近代某一条约规定:清政府惩办“祸首诸臣将”,在侵略者“被虐”“遇害”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这些条款反映的实质是(   
A.阶级矛盾激化B.中国主权丧失殆尽
C.民族矛盾缓和D.清政府角色的变化
2021-01-13更新 | 38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6届云南昆明高三摸底(10月)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10 .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的宣战诏书。四川、陕西、河南督抚也同意刘坤一、张之洞的主张,互保的区域实际包括了十三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这表明
A.地为督抚认清了清政府本质B.清政府统治实际上土崩瓦解
C.部分督抚反对朝廷的基本政策D.清政府中央权威的极大下降
2020-11-01更新 | 72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