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在1900年6月清廷正式向诸列强国家宣战之后,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主的东南督抚们与列强达成了互保约定,形成了中央对外宣战而地方议和的怪异政治局面。东南督抚们的这一做法(       
A.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B.迫使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运动
C.加速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D.标志着清朝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2 .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京师八旗各营中仅神机营和虎神营两营有战斗力,十几万八旗军的主要驻地也在京师,各地的八旗军因为人数少,仅能防守个别军事要地,驻守地方的重要任务便落在了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身上。这反映出(     
A.军队腐败现象日益严重B.清军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C.京师防御能力得到加强D.晚清政治结构发生变化
3 .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指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如图是法国某年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抬着大炮去北京》

该漫画所体现的历史事件
A.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遭到了中国军民的联合反抗
C.旨在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D.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省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南省初指刘坤一、张之洞管辖的五省,不久浙江、福建相继参加。后李鸿章声明自保两广,断不尊奉慈禧对列强宣战诏书。山东巡抚袁世凯也声明一致。四川、山西、河南督抚也同意。这样,互保区域实际上包括了13省。地方坐视朝廷危机,不发兵勤王,而且,事后也未被追究。从此可知
A.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了B.清政府地方已实行自治
C.清政府失去了南方地区D.清政府中央权威已下降
6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C.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被迫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2019-11-13更新 | 752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3届甘肃省甘谷一中高三第四次检测历史试卷
7 . 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一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
8 .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D.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2019-01-30更新 | 218次组卷 | 31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世纪初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庚子年的某一天,李中堂(李鸿章)请八国公使参加烛光晚宴,其中有一道名菜——蒸熊掌。八国公使见了美味却还要故作矜持。宾主一落座,李中堂正要说话,突然一阵风吹过,蜡烛全被吹灭,黑暗中传出一声惨叫。过了一会儿,蜡烛重新点燃,只见日本公使趴在桌子上人事不醒,他的右手抓着熊掌,手背上插着七把明晃晃的刀叉。该笑话讽刺了
A.西方列强共同宰割中国,日本贪欲最强烈
B.李鸿章代表满清政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C.西方列强在文明友好的幌子下瓜分中国
D.大清帝国已经沦为任人宰割的“熊掌”
2018-08-16更新 | 381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骥、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义,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这一现象共同说明(  )
A.中央失去对地方有效控制
B.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
C.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
D.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