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1 道试题
1 . 下图揭帖文字的部分节录为:“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上行下效兮,奸究道生;中原忍绝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四畜同群;逢天坛怒兮,假手良民;红灯暗照兮,民不迷经;义和明教兮,不约同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合约”是指《辛丑条约》B.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C.阻止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揭帖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2023-12-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

评价

瓦德西

(八国联军统帅)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更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装备不良之故

李大钊

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

周恩来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王致中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愚昧、仇外的运动,义和团的勇敢精神和纪律,是靠封建迷信来维持的

柯文

他们(义和团)面对着19世纪末华北平原出现的多重危机,其反应方式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不是独特现象,而且与世界其他地区或其他时代的其他人相比,也非绝无仅有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义和团运动”运动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完整。)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叙事塑造历史有历史学者认为,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具有“三重性”:作为历史学者眼中的历史事件本身,作为亲身经历者的切身感受,作为政治阶层的立场和价值诉求。

材料一:美国学者周锡瑞所著《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山东—父和团的故乡

山东的社会经济区

义和团的故乡

鲁西社会组织

山东士绅的分布

第二章   秘密宗教、义和拳和民间文化山东秘密宗教起义

刀枪不入和降神附体

晚清习拳者和秘密宗教

民间文化和农民村社

第三章   披着基督外衣的帝国主义

洋货进口的影响

……

材料二:

中国学者相蓝欣所著《义和团战争的起源》

书目摘录(部分)

第一章   清廷朝政的失衡
第二章   失控的洋人
第三章   德国式的帝国主义

   争夺势力范围与多变外交风云

……

   德国的炮舰政策与胶州湾事件

……

   清廷的困境与义和团的兴起

第五章   群情激愤的山东
第七章   威胁动武
第八章   通往冲突之路

……

材料三   “义和拳的纪律:不打人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就是和在教的间。”

——杨顺堂、杨高堂(山东德州小杨庄村民)1960年代采访口述

材料四   大臣刚毅认为“奉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史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五   “见人即杀,亦不分辨,见有礼拜堂即放火烧之。”

——(英)普特南·威尔《庚子使馆被围记》

材料六:本年夏见,拳匪构乱,开衅友邦。……董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上谕》(1901年2月14日)

材料七: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义和团兴起的表述有何不同?
(2)分别概括材料三、四、五中亲历者眼中的义和团形象。
(3)材料六和材料七中对义和团的性质分别做了怎样的定位?
(4)综合以上三组材料,你如何认识义和团的“历史三重性”。
2023-12-05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义和团在打击不法教会势力时,宣称要消灭所有在华洋人、中国教民以及同外国有联系的事物。他们把一些铁轨拆掉,焚烧火车站和切断电报缆线。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具有盲目排外性B.激发了国民的抗争意识
C.形成了统一领导D.结成了广泛的革命战线
2023-12-04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


   

材料二   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以吸引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化世界。

——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


结合材料一、评析材料二中李大钊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价值取向正确,史论结合,逻辑紧密)
2023-12-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龙媒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义和团揭帖,大多以精于象纬之学,料事如神的预言家《刘伯温碑记》的形式出现。其中有一个揭帖写道:“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这体现了义和团(     
A.主张推翻腐朽的清政府B.利用揭帖广泛地发动人民
C.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D.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法使葛罗宣称愿在“海口助中国剿贼,所有该国停泊各港口之船只兵丁,悉听调遣”。江苏巡抚薛焕且主张攻入南京后,“应以五成归中国充公,以五成分赏中外兵勇,以中国二成、外国三成为断”。这说明当时(     
A.列强转变了对华侵略方式B.江南督抚谋划“东南互保”
C.太平天国政权的形势危急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3-11-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宏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严复在《主客平议》中说道“庚子妖民愚竖,盗兵潢池,其遗祸国家至矣,然而其中不可谓无爱国者。特愚妄愤戾,而其术又纯出于野蛮,此其所以终被恶名,而无以自解于天下。呜呼!亦可伤己。”严复评论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
2023-11-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兴化市2023-2024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0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同俄、英、美、日等六国签订《福建互保协定》,提出“鉴于两江、两湖、两广及安徽等省督抚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磋商后,现已同意采取互保措施……福建省当局已决定按照两江及上述各省所达成的协议行动”。这一协定(     
A.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式微
C.是对清廷沦为洋人朝廷的回应D.促成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2023-11-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01年,留日学生发表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认为,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中国民气”,其反抗列强侵略的英勇行为“振刷”了中国的国民精神。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振奋了中国人民反帝精神B.促使大批的学生留学日本
C.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D.导致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2023-11-21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