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9 道试题
1 . 义和团运动
(1)背景
①《______》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②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③德国强占______,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2)经过
①兴起:以“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②发展:慈禧太后采用“______”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③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3)评价
①进步性:具有强烈的______倾向,粉碎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迷梦。
②局限性:盲目排外,没有______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023-08-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近现代史1-2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1848年到1900年,全国共发生教案400余起。其间,中国民众散发的反洋教的揭帖、公檄和呈文,几乎每篇都把无父母、无祖宗、无神灵作为基督教的第一罪状来予以斥责。这从侧面反映出(     
A.中外民族矛盾趋于激化B.农民阶级缺乏先进思想指导
C.传统文化对洋教的排斥D.儒家伦理观念影响比较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义和团运动以《刘伯温伏碑记》为揭贴(传单),声称明代刘伯温预言“庚子三春,日照重阴……中原忍绝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四畜同群",这反映出义和团(     
A.反帝运动缺乏理论指导B.反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
C.具备先进理性领导阶级D.对反帝爱国的理性认识
2023-08-0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00年4月,梁启超评价义和团为“暴徒”“匪”“乱民”。7月之后,则认为义和团“赴死军前,曾不返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赫之重强国”。这一变化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A.有利于民主意识觉醒B.斗争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
C.斗争方式的趋于落后D.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当19世纪历史的帷幕即将落下的时候,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旧式农民群众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C.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后果D.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6 . 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事件反映了近代前期(       
A.中外民族矛盾难以调和
B.中国军民勇于维护国家主权
C.清政府敢于御侮国门外
D.列强分裂中国的图谋被粉碎
2023-07-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拯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亟须被解决。在中国进入饱经磨难的时期时,某场运动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维新变法D.义和团运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图是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期间,在民间流传的驱逐侵略者、保家卫国的揭帖。该运动(       
A.引起了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B.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D.源于中西方文化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致使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在反洋教斗争中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时人指出:“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这说明(     
A.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B.扶清灭洋的积极影响
C.列强侵华手段的变化D.国人民族意识的迸发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