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在期中复习备考时采用了“关键词记忆法”,用一串关键词辅助记忆某个历史事件,以下关键词和事件均符合的一组是(     
A.资产阶级主导、自强求富、近代化开端——洋务运动
B.天朝田亩制度、扶清灭洋、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
C.19世纪末、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预备立宪
D.20世纪初、四川保路运动、临时约法——辛亥革命
2024-04-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2 .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材料一   1906年清廷启动预备立宪时,对如何“预备”并无规划。磕磕绊绊两年后,清廷才公布了《宪政筹备九年清单》(以下简称“《清单》” ),分年列示了19081916年预备立宪的应办事宜,堪称预备立宪的“顶层设计”。然而这一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政事务,与宪政建设毫无关系。且在《清单》公布后不久,清廷又谕令各部院制定本机构的九年清单。于是,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修订法律馆等纷纷出台各自的九年筹备清单。其中一些部院的清单,如农工商部的共列128项,无一项与宪政有关。

——摘编自彭剑《清末新政能实现君主立宪吗?》

材料二   清末新政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非常可贵的开端”。但是由于清廷积弊太深,改革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新政”到处要钱,当时“所有柴、米、纸张、杂粮、蔬菜等项,凡民间所有,几乎无物不捐”“当捐之行也,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加之西方列强的肆意掠夺及自然灾害频发,农村经济凋敝,社会的下层,尤其是广大农民陷入破产的境地,因而激发了遍布全国的会党起事和民变。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他还以广东为中心,在广西、云南的边境地带连续发动了几次起义。191110月,武昌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摘编自张立胜《辛亥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刍议》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末预备立宪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024-02-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南北各省纷纷响应,宣布脱离清廷独立。而其中一个突出现象是众多立宪派人士纷纷加入各地的起义。这反映出(     
A.革命浪潮的难以阻挡B.武昌起义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C.国家出现了严重分裂D.辛亥革命达成了广泛社会共识
4 . 下表武昌起义时各省在职督抚的态度
在职督抚的态度督抚人数督抚表现(当时在职督抚共计24人)
弃城革职2湖广总督瑞激,湖南巡抚余诚格
光复后去职5护理陕西巡抚钱能训、云贵总督李经羲、贵州巡抚沈瑜庆、浙江巡抚增韫、两广总督张鸣歧
反正独立3江苏巡抚程德全、广西巡抚沈秉堃,安徽巡抚朱家宝
自杀与被杀4光复后自杀的督抚有江西巡抚冯汝骄和闽浙总督松寿,被革命军杀死的督抚有山西巡抚陆钟琦和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
托病解职6托病奏请开缺,而被清廷允准解职的督抚有六位:陕声、山东巡抚孙宝琦、两江三督张人骏、直隶总督陈夔龙、黑龙江巡抚周树模
清帝退位后去职4四位督抚坚持到清帝退位之后去职: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吉林巡抚陈昭常、陕甘总督长庚、新疆巡抚袁大化
由表可知,武昌起义之后(     
A.革命党人完成统一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袁世凯实现了专权D.满清督抚奔逃自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