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晚清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     
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孙中山让位的利弊与影响,学术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认为对革命造成极大危害,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它成为辛亥革命的降弧——如果不是终结——的标志”。有的认为功过参半,“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所造成的后果,是正确与错误交织,成功与失败并存。”有的则予以全盘肯定,认为让位之举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最后完成”。

——摘编自严昌洪、马敏《二十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评材料中关于孙中山“让位”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 1911年6月,咨议局联合会上奏:“以皇族组织内阁,不合君主立宪国公例,请另简大员,组织内阁。”奉旨斥以“黜陟百司,系君上大权,议员不得妄行干涉。”这一事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革命赢得了对改良的时间B.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诱因
C.推动国会请愿运动的深化D.滋长汉族官僚的反满情绪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