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其充分理由是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D.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
材料二: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

——摘自清史资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谁? “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于何时       
(2)材料二中乱党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有人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正阳门位于北京内城南垣的正中,原本专供龙车凤辇通行。近代一首竹枝词描述了正阳门的变化:“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正阳门。”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发生了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孙中山曾对近代中国的某一时期的时局发表评论说:“失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甚烈,较前尤甚。”“无数强盗之制”是指
A.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帝国主义列强破坏中国辛亥革命
D.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
8 . 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B.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建立民主共和国,让人民享有民主自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