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张纪念照,留影者在照片背后写道:“壬子(1912年)秋八月,将欲剪发,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上之丽芙照相馆。”从留影者的做法和心境,可以发现(     

A.新旧观念的杂糅B.移风易俗难以推广
C.中西合璧的体现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熊秉坤1911-1913 年间撰文说是程正瀛打响辛亥武昌首义第一枪。程正瀛后来投靠了北洋军阀,1916年被革命党人沉入长江。1918年孙中山说是熊秉坤打响的第一枪,并得到熊秉坤本人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多篇回忆录佐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权威人物说法更可信B.主观意图影响事实认定
C.纪实文学更具真实性D.文献互证还原历史真实
7日内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孙中山认为西方立宪各国几乎都是用立法机关行纠察监督之权,容易导致议会权力过大而干扰行政权的正常行使。于是他主张借鉴中国古代专设监察机关的传统,让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使各权力机关更好地发挥效能、保护民权。孙中山的监察权理念(     
A.能够有效保障民权B.被国民政府成功实践
C.是中西合璧的产物D.与现代宪政理论相悖
2024-04-20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李侃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记载:孙中山在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时,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以便把中国纳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轨道,提出奠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三个条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革命派对袁世凯建立独裁有所防范B.苛刻的和谈条件导致南北和谈破裂
C.这说明袁世凯在政治上做出了让步D.孙中山辞职促成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2024-04-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革命与改良之于社会,如燕鹊之有双翼,舟车之有两轮。革命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种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变旧质为新质;改良则是以渐进的斗争形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化,它们既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矛盾对立的,二者交叉地出现,或缓或急地促进社会的新陈代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提炼陈旭麓关于“改革与革命”的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4-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历史试题
6 .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省纷纷宣布“独立”。民国成立后,各省自行铸造的铜圆、银圆大量进入市场流通。湖北、四川等多地发行了有“十八星”及“汉”字的钱币。下图为中华民国元年四川大汉军政府铸造的银币。它表明,辛亥革命前后(     

军政府造有“十八星”及“汉”四川银币
A.货币体系走向近代化B.革命排满一时成为风潮
C.地方政府自治权扩大D.军阀割据局面开始出现
7 . 1911年11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称,袁世凯在南北阵营中均受到尊重,所以“希望袁能够找到一个办法,使对立各方团结起来,从而防止一场对中国致命、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灾难”。《泰晤士报》这一社论(     
A.对武昌起义持反对态度B.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C.旨在促进南北和平谈判D.立足英国利益进行倡议
2024-04-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的《民立报》就以头号字体刊出专电,后又特辟专栏,介绍起义进展情况。上海望平街上各家报馆及时跟进,迅速传播新闻,除正常出报外,随时加印“号外”。辛亥革命时期,望平街成为上海的新闻发布中心。这说明当时(       
A.晚清政府放宽了对新闻舆论的控制B.新闻报刊业广泛关注和支持革命
C.上海报刊业的发展推动了革命进程D.辛亥革命增强了大众传媒影响力
2024-04-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二)(4月)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国史研究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档案资料的不断开放、研究的日益深入、学术交流的频繁,民国史研究取得的成果逐步丰富。下表是关于中华民国历史研究的部分书籍。

资料   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民国大迁都》蒋顺兴、孙宅巍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紫禁城的黄昏》庄士敦(英)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孙中山传》尚明轩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中间地带”的革命》杨奎松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刘仰东三联书店2012
《三民主义青年团史稿》贾维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褚静涛中华书局2013
《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赵妍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参考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书籍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民国时期的研究主题,说明选题的意义并拟定研究提纲。(要求:主题明确;主题需与上述参考资料密切联系;不得以材料中书籍名称为研究主题;选题意义阐释合理;研究提纲系统清晰)
2024-03-3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武昌起义爆发后,英美报刊均以更为务实审慎的态度向西方报道中国局势,并不多见关于“宪政”“共和”等政府形式的讨论,而是注重分析南北割裂的局面,并表达出对孙中山政府实际治理能力的担忧。这些报道反映出英美两国(     

A.支持南方革命政府B.期望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C.注重维护在华利益D.意图促成军阀割据局面
2024-03-2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连云港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