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民国时期所编《阜宁县新志》列出了23种职业,其中包括公务员、教员、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务员、商人、渔人、矿工、工人、军人、警察、伶人、杂业等。“农中有士,商中有士,工中有士”的局面成为现实。上述职业构成表明(     
A.社会结构多元化加强B.小农经济趋于解体
C.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D.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2024-06-01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2 . 状元实业家张謇以“衣被所及遍我东南”自勉,1895年在家乡创办的棉纱厂名为“大生”,取儒家“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卢作孚以“振兴实业,以苏民困”为志,1925年发起成立轮船公司时,特以“民生”为名。这反映出(     
A.近代工业扩展到内地B.实业救国得到广泛支持
C.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D.爱国实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中说:“与土棉工业有关的一个最奇怪的现象是,和其他农产品相比,原棉价格高昂。”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西方商品倾销有所加剧B.本土棉织生产陷入困境
C.战争导致交通运输瘫痪D.民族资本收购原料增多
2024-04-28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民国初年,在中国市场上,棉纱、火柴、面粉等行业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华商纱厂从1914年的21家猛增至1921年的51家;华商火柴厂从1913年的52家发展至1922年的135家;华商新办面粉厂1914年至1921年间增加100家。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积蓄力量B.抵制了日美在华势力的扩张
C.直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兴起D.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024-04-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14—1926年中国面粉业出口概况,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使面粉业走向衰落B.面粉业两次繁荣均源于列强放松侵略
C.反帝爱国运动给面粉业发展提供机遇D.国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促进面粉业发展
2024-04-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合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清末民初近代工业发展统计(部分)。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     
民营资本占比(%)

1894年1912年前后1920年前后
工矿交通业38.270.979.8
银行业027.551.4
资本年平均增长率(%)

1894—1913年1913—1920年
民营企业15.0810.54
官办企业14.543.81
A.为共和政治奠定了坚实基础B.官商共进,私人投资更活跃
C.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影响D.形成轻重工业并重的态势
2024-04-12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择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晚清及民国初年河北沧州地区集市分布表。
地点日期主要交易物品
捷地镇逢二、七日粮食、牲畜、各种肉类、菜蔬、杂货
砖河镇逢三、八日粮食、牲畜、鱼肉、蔬果、杂货
北阁镇逢二、七日粮食、牲畜、鱼肉、蔬果、杂货
马落坡逢五、十日粮食、菜蔬、杂货
据此可知,晚清及民国初年沧州地区(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C.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D.农村经济较为活跃
2024-04-0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8 .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十几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为此,鲁迅曾说:“欧战时候的参战,我们不是常常自负的么?但可曾用《论语》感化过德国兵,用《易经》咒翻了潜水艇呢?儒者们引为劳绩的,倒是那大抵目不识丁的华工。”鲁迅的观点旨在(     
A.反对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B.肯定华工在欧战中展现中国的形象
C.否定《论语》和《易经》的时代价值D.宣扬华工为协约国获胜作出的贡献
9 . 近代早期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种现象(     
A.得益于实业救国的自强使命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有力的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D.体现开明人士对时代的捕捉

10 . 1914年以后,火柴进口不断下降,1923年的进口量只有战前的8%左右,尤其是以往进口量最大的日本火柴,1923年的进口量还不到1919年的3%。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A.中国火柴工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B.五四运动推动了火柴进口量锐减
C.辛亥革命直接促成火柴工业的发展D.国产火柴品质高于外国进口火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