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史载:“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一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①中国主权不完整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卷土重来
③官僚资本主义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大、发展过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一中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2 .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2024-03-14更新 | 51次组卷 | 103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是特殊的内外环境变化也曾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过短暂的快速发展机会。下表是一战前后在中因农商部注册的工业公司年别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导致下列数据变化的外部原因是(     
时间注册工业公司数资本总额
1914年8月前146个41148205元
1914年8月至1920年272个117434500元
A.洋务企业的刺激B.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C.戊戌变法的推动D.实业救国思潮影响
4 . 1912年,前清官员恽毓鼎到大舞台看戏,“上流社会人垂辫者,唯余等一桌而已”。不久,其友人俱已剪辫,恽毓鼎“日受刺激”,只好剪掉辫子。这说明了(     
A.政治变革促进习俗改变B.现代交际融入上流社会
C.五四运动冲击了旧礼教D.戏剧推动新思想的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下列可以用来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原始史料是(     
A.《新文化运动百年祭》B.电视剧《觉醒年代》
C.《简明中国历史读本》D.《青年杂志》第1卷
2024-01-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等人不仅提倡白话文,还大力推广新式标点符号,方便了人们的阅读。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注重新旧文学的结合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推动文化的大众普及D.增强了国人的道德观念
2024-01-19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从魏源提倡“师夷制夷”,到清政府兴办“洋务”,不过20年左右;从洋务思想到早期改良思想,也不过20年左右;从早期改良思想到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不过十年多的时间;从维新变法失败到民主革命的高涨,不到十年;从辛亥革命失败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不到十年。这说明(     
A.社会急剧变化加速思想更新B.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日渐成熟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D.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8 . 民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     
A.婚姻自主意识增强B.交通通讯新变化C.民国政府政策新变化D.自由平等新风尚
9 . 中国近代始终未能建立起超越西方的特有的完整文化体系……但“向西方学习”不断递进,层层深入,从“器物”到“制度”;从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从照搬照抄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色道路”……从中可以窥探“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可知(     
A.近代救亡图存运动形成高潮B.政治革新助推西学东渐开始
C.西学的引进冲击了传统学术D.中国近代民主制度日渐成熟
2023-12-12更新 | 902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民权与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