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易代的外部刺激和学术发展的内在因由下,传统士大夫的思想观念在明清之际发生了一系列蜕变,出现启蒙思潮。在学理上,明清之际的学者强调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密切结合,注重学术研究的社会效用。在君权和民众问题上,黄宗羲从历史发展入手,指出专制制度出现后,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为天下之大害者;唐甄从人的本质上指出天子虽尊,非天地大神也,皆人也”“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顾炎武则从国家治理上指出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摘编自王记录《论明清之际士大夫思想观念的蜕变》

材料二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认为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并于19155月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新式知识分子率先以人的资格从封建宗法制社会中自觉起来,冲破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罗网,在带着兴奋和焦躁的救亡图存的时代情绪下,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几乎所有一切关于人权、平等、自由、博爱、科学、民主的种种思想,与托尔斯泰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主义,都纷纷被译介过来,共同汇成了一个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大潮。

                                   ——摘编自朱鸿召《论新文化运动中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使命担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启蒙思潮与新文化运动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启蒙思潮与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主要把“民族独立和统一”作为主要着眼点来切入民主观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开始,面对异常错综复杂的政局,面对打开国门后从外面世界蜂拥而至并且流派纷繁的“民主”思潮,知识分子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人权自由、个性解放”这样的主题。胡适晚年回忆新文化运动时,认为此次运动具有一种人类解放的要求,即“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还补充说:“家庭革命’这句话,在那时便是流传一时的名言。”胡适更多地将“五四”新文化运动定性为一场学生的爱国运动,强调其文化而不是社会和政治活动的意义。他特别关注当时的白话文运动,在他的著作的影响下,许多西方人把这场新文化运动理解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摘编自汪林茂《“五四”期间浙江新文化运动研究—以“一师风潮”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适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性质认识的局限,并简析胡适的相关认识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