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曾说:当日之所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已”。其说明,新文化文化运动意在(     
A.集中批判儒家思想B.启发民众理性自觉
C.宣扬传统伦理道德D.彻底摧毁传统文化
2023-11-26更新 | 510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新文化运动初期,读书人普遍主张不议政不为官,而到1922一1923年,提出好人政治和好人政府观念,胡适等知识精英两次都是倡导和参与者,逐渐形成关注群体胜于关注个人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共和制度促成社会稳定B.士人关注社会改造
C.自上而下变革备受推崇D.工农运动蓬勃兴起
3 . 在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胡适、吴宓等文化立场不同的趋新学人,不约而同地发现了古代书院制的优点。梁启超认为“参采前代讲学之遗意”,正可发现“真正大学的精神”,亦可回归“人的教育”和“人格培养”;胡适更提出书院体制具有现代化的可能性。这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     
A.不断探索革新救亡图存道路B.主张恢复古代书院教育体制
C.将家国情怀融入教育近代化D.从传统文化中找寻济世良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9年,《新潮》杂志发表了学者傅斯年的文章《人生问题发端》。傅斯年在文中认为无论道教、佛教还是儒家思想都无法体现“人生的真义”,所以,他主张必须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那里去探究人生的真谛。这说明傅斯年(     
A.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积极倡导科学理性思想
C.积极推进新道德的普及D.过于强调新旧文化的对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等人提倡将汉字直排改为横排,但市面上买不到横格纸。《新青年》自身也未实现横排,读者反映阅读横排文字“甚感不便”,同时还找不到横排的印刷厂。这说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B.印刷技术阻碍文化多元化
C.文化革新缺乏坚实的基础D.激进的改革无法赢得认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最大的贡献在于破坏和扫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躯壳及束缚个性的传统腐化部分,它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真意思、真艺术,反而使程朱的真面目呈露出来。”这表明他认为新文化运动(     
A.是传统儒学的复兴B.意在弘扬中国文化
C.稳定了儒学的地位D.有利于儒学新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