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阶段名称内容时间
第一阶段
器物阶段
器物设想1840年-1850年
器物实践1850年-1895年
第二阶段
制度阶段君主立宪设想19世纪70年代-1898年
君主立宪实践1898年
民主共和设想1894年-1911年
民主共和实践1912年-1927年
第三阶段思想阶段

欧美资本主义思想

1915年-1926年

苏俄社会主义思想

1918年-1926年

——摘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1)表格中的“器物”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二阶段”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实践。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20年前后推动“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3)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 . 1920年,北京共产党小组创办第一份通俗小报《劳动音》,下表为《劳动音》刊载的部分文章的标题。
唐山煤矿葬送工人大惨剧
国外劳动界消息
南京机织工人听者!一般工人也听者!
记南京机织工人暴动情形
哈尔滨之劳工大学
据表可知,早期共产党组织(     
A.关注工农的生存状态B.推动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C.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D.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 . 读下表。下表中话题变化的原因是(     
时段流行话题
五四运动前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五四运动后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 . 时代与报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现有材料统计,五四运动时期,全国新创办报刊1000种左右,选取部分有刊存的主要刊物如下表。

刊名主持刊行年月地点宗旨(倾向)
《新青年》陈独秀1915上海
北京
宣传新思想
《每周评论》李大钊19181220北京评论时政
《南开日刊》南开大学1919526天津鼓吹同胞之爱国心,唤起同胞之敌忾
《建设》孙中山19198上海研究革命理论和建设新中国方案
《解放与改造》张东荪等19199北京抵制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平民教育》平民教育社19191010北京研究宣传及实施平民教育
《少年世界》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192011南京实际调查和应用科学之研究
《醒农》醒农社192051北京促农民之觉悟
《劳动者》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0103广州启发工人觉悟、促进团结、推动工运发展
《共产党》李大钊192011            上海介绍国际共运、列宁学说、共产党知识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报刊业的特点。
2023-07-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华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近代某些刊物的发刊词摘选。
时间刊物名称发刊词
1919年浙江新潮改造旧社会,实现“自由”“互动”“劳动”的新社会
1920年劳动界启发觉悟、促进阶级团结
1922年人声为人类谋均等幸福
据此可知,此类刊物的创办旨在(     
A.发展新文化运动B.阐明民主革命道路
C.宣传马克思主义D.寻找国共合作基础
6 . 下表为武汉工人运动的部分史实。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     

时间

工人运动史实

1913年6月

汉阳兵工厂全厂工人举行罢工,抗议总办刘庆恩变相克扣工资,迫使黎元洪将刘庆恩撤职

1919年2月

汉口扬子机器厂工人罢工,反对厂方制定工人必须缴纳银元作保的规定,双方发生冲突,互有死伤。厂方与工人协商后,恢复生产
A.彰显了民族主义特色B.逐步从自发走向自觉
C.具有明显的政治诉求D.为革命转型积蓄力量
7 . 下表中五四运动前后流行话题的变化反映出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步扩大D.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已解决
8 . 《新青年》自8卷1号(1920年9月发行)至9卷3号(1921年7月发行)发表的与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共68篇,具体数据统计如下表。此表反映了,该阶段
《新青年》部分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作者情况统计表
          文章数量
作者身份
人数(人)篇数(篇)
共产主义者1262
非共产主义者55
不确定11

A.共产主义者是发表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的主力军
B.共产党的诞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的发表
C.《新青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内部机关刊物
D.非共产主义者也开始关注并参与宣传马克思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