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有学者研究五四运动时,参阅了英国商人创办的《申报》、李大钊总编的《晨报》、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日本文学界发行的《新潮》等604种报刊`的记载,同时参考了亲历者的回忆。这说明该学者(     
A.具有辩证的历史思维B.追求历史认识的深度
C.注重史料搜集的广度D.重视史料的去伪存真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11-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闽侯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学考方向)
3 . 1920年“五一”节前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活动。这些活动反映出(     
北京李大钊主持北京大学理科纪念“五一节”活动。何孟雄等8名同学乘汽车游行,沿街散发《劳动宣言》。
北京大学平民演讲团走向街头宣讲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
邓中夏赶赴长辛店铁路工厂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说
上海4月18日,陈独秀参加工界7个团体发起的“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筹备会,发表关于劳工问题的演讲。
5月1日,冲破反动当局和帝国主义势力阻挠,召开了庆祝大会,发表《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动政府的通告》
A.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的觉醒B.共产党积极组织工人运动
C.为国共合作提供舆论准备D.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趋势
4 . “陈独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论述是从社会现实斗争的需要出发,是为了从唯物史观说明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从阶级斗争说为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的出发点来解读唯物史观的……”材料反映陈独秀(     
A.强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客观的宣传介绍B.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与改造中国社会结合
C.肯定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D.主张用暴力革命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
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3-06-09更新 | 7577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超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0年8月,《劳动界》创刊号发文:我们印这个报,就是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他们的事情了,或者将来苦得要比现在好一点。创办该刊物意在(     
A.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B.启发工人阶级思想觉悟
C.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号召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7 . 下表为近代某些刊物的发刊词摘选。
时间刊物名称发刊词
1919年浙江新潮改造旧社会,实现“自由”“互动”“劳动”的新社会
1920年劳动界启发觉悟、促进阶级团结
1922年人声为人类谋均等幸福
据此可知,此类刊物的创办旨在(     
A.发展新文化运动B.阐明民主革命道路
C.宣传马克思主义D.寻找国共合作基础
8 . 1918年到1937年间,中国报刊相继开设马克思主义专栏30多种,出版译著113种;各地陆续出现大量农民、工人运动讲习所;红军还形成宣传兵制度。这说明当时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A.形式多样B.历程曲折C.目的明确D.语言通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文学革命方兴未艾B.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D.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2023-03-28更新 | 224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19年5月,由于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掀起了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为口号的五四运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说明五四运动
A.加剧了中西文明的冲突B.以民族文化来反对外来文化
C.受到一战与十月革命影响D.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爆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