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23年,孙中山对汪精卫等人说:“你们自高自大,瞧不起共产党,实际上中共是中国新兴势力……我们当年搞革命,策动群众仅百八十人,中共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群众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其势不可侮。”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借助中共力量改组国民党B.推动北伐战争顺利进行
C.总结国民革命的失败教训D.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大篇幅介绍《(民国)十五年十一月份各县农协会员数量比较表》,并把它作为立论的重要依据。这份比较表并非是毛泽东自己调查所得,而是湖南省农民协会统计的,另外毛泽东还使用了湖北农民协会的材料。据此可知当时
A.该报告是中共的指导性文件B.大革命中农民运动有所发展
C.中共采取农村包围城市道路D.国民党已失去对农村的控制
3 . 中共四大通过的文件指出:对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不是以附属于资产阶级的身份,而是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和目的参加的。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无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并取得领导地位,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中共
A.积极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独立自主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
C.努力争取合作抗日的领导地位D.对革命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 . 王龙腾在《试析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党内合作方式》中指出:1920年列宁在共产国际二大上要求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运动“必须坚决反对把落后国家内的资产阶级民主解放思潮涂上共产主义的色彩,不要同他们融合,要绝对保持无产阶级运动的独立性”。作者意在说明
A.马林等人促成国共合作时违背列宁指示B.苏联重视与殖民地和落后国家合作
C.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符合共产国际的要求D.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与共产国际无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正是通过各个军阀,来实现他们侵略掠夺中国的目的,军阀混战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利益冲突的反映。正因为如此,“列强的压迫不去,军阀的势力不除,中国是万难实际统一的,而且内乱还会不止!”中共得出这种认识主要基于
A.中国社会两大矛盾趋于汇流B.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认清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D.意识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
6 . 1924年1月之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跨党的中共党团员在一个秘书处和六个部中占据了两个部长(组织部、农民部)和三个实际为副部长的秘书(组织部、工人部、农民部)的席位,同时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里还取得了三分之一的发言权。这说明
A.中共控制了国民党党务B.国共合作理念深入人心
C.新三民主义的贯彻实行D.北伐战争推动国共合作
7 . 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D.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2020-05-01更新 | 710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924年7月至1925年5月,国民党在广东开办了四期农民讲习所,其课程涵盖了农民运动之理论,广东农民运动史、农民协会之组织法及农民、工人与国民党之关系等方面。这一举措有助于(  )
A.推动国民党开展土地革命B.缓和广东农村的阶级矛盾
C.巩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根本改变中国革命的性质
2020-04-18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自清末至1922年,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军事斗争”,革命事业屡遭挫折,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发表联合宣言,毅然决定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重新改组国民党。这一重大举措表明
A.国民党开始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革命
B.国民党的性质发生重大改变
C.孙中山已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D.国共合作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10 . 1926年,国民党二大通过的《工人运动决议案》指出:“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之工人群众,一方面宜加以深切的援助,使其本身力量与组织日臻强大;一方面须用种种方法取得其同情,与之发生密切的关系。使本党在工人群众中树立伟大的革命基础。”材料表明当时国民党
A.继续执行三大政策
B.独立领导工人运动
C.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D.关心农民工人生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