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表示了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  )
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2022-05-20更新 | 474次组卷 | 1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伐前夕,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筹建了北伐宣传队。由此可知
A.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B.共产党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
C.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D.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漫画《新式五味瓶》。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A.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C.坚定了国民对苏俄道路的选择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需要
4 .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19-03-01更新 | 1231次组卷 | 33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2017-08-04更新 | 3789次组卷 | 7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分别指的是
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的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
2016-11-18更新 | 18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3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国民党合作,对中共的反对意见未予理睬;孙中山则拒绝“联合”而认同“党内合作”,最终中共遵照组织原则,以“党内合作”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突出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A.中共领导层的软弱妥协
B.特定内外形势的产物
C.孙中山的革命性丧失
D.国民党对中共的合并
2015-12-10更新 | 237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