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军歌是军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凝魂聚气,激发战斗精神,关于图中所示军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出国民革命的斗争对象是列强与军阀B.反映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反映了国民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D.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022-01-05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大附中2022届高三12月月考暨首考模拟历史试题
2 . 国民大革命后期,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会议决议案中指出,既要防止军事政权的向右,又要防止民众运动的“向左”。这一决议旨在
A.防范国民党右派叛变B.把控革命发展的方向
C.压制高涨的工农运动D.推动北伐高潮的到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国民党一些右派分子反对国共合作。戴李陶在理论上更是系统的阐述国风党三民主义与共产党不可能有共信,也不可能合作,国民党应有排他性、支配性。由此可知
A.国共两党所提出的革命纲领缺乏共性B.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缺乏共同目标
C.第一次国共合作缺乏必要条件D.国共两党的阶级差异导致合作难以持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3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陈独秀提出“二次革命论”,认为革命的前途是资产阶级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只有等到资本主义在中国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搞社会主义革命。这种观点(   
A.符合中国国情,在党内占主导地位
B.与中国共产党一大精神相一致,得到普遍认同
C.是导致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D.直接导致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形成
2021-07-20更新 | 287次组卷 | 14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内江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会上,党中央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已经背叛,中国革命“应该以土地革命及民主政权之政纲去号召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使革命向非资本主义前途发展;采纳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支持联合冯玉祥继续北伐的主张。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相结合B.深刻反思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
C.认清国民党集团叛变革命的本质D.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界限
2021-06-10更新 | 636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一中学(湖北师范学院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丑条约》 签订后,清政府的财政已经破产。在英国政府的运作之下,由汇丰银行出面,以英国政府控制的中国海关关税为担保,随即在伦敦金融市场发行债券,以维护清朝的稳定。

材料   二英国无法承受南北内战所带来的政治混乱和其在华经济利益严重受损。中国的内战对于英国来讲,或许造成伦敦金融债券市场的崩盘。更严重的是南北政府的对立会导致英国失去对中国海关税收的控制。在此背景下,朱尔典(英国驻华公使——编者)同袁世凯频繁磋商:英国答应支持袁世凯建立政府,而袁世凯则希望英国提供进一步的财政援助。

材料三   1927 年,蒋介石发动的清党运动扫除了笼罩在上海英商心中的阴霾。英国驻华大使蓝普森专程来到上海,他向英国商人保证:“英国和中国都在为相互间的关系寻求、一个新的基础。我们同意,一旦条件允许,现存的条约制度应该进行彻底的检查,以便使

之适应于中国现今的时代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最终与英国达成了妥协,英国在上海的利益得以维持和发展。英国亦放弃了在中国的一些租界和租借地,其中包括威海卫的海军基地,免除了庚子赔款中享有的份额。

1928年以后,列强陆续同意国民政府恢复关税自主,这一举措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曾经打算收回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从而一度引起中外工商业界的恐慌。. . . 不过,国民政府后来暂时放弃收回上海的租界,而采取同英美政府以及租界管理当局密切合作的政策,制定包括公司法、商标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来保障工商界的合法权益,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以上材料摘自陈谦平《条约体系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新华文摘》2017.20)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概括英国支持中国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措施。
(2)为了获得列强的支持和援助,近代中国政府往往在国家主权问题上进行妥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为获取列强的支持在国家主权上分别作出了哪些妥协?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等列强援助和支持中国政府的目的及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8 . 导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历史事件是
A.“四一二”政变B.“七一五”政变C.“九一八”事变D.华北事变
2021-05-28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2612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会议认为,自北伐军攻克九江、南昌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已发生“各种危险倾向”,其中最主要的严重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恐怖而日渐向右。为此,中共中央
A.努力推动蒋介石“左转”B.积极争取革命军事领导权
C.禁止大规模的民众运动D.做出实行土地革命的决定
2021-05-05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是主要参与者、中共最高领导人,这种身份需要足够的政治经验。而陈独秀在建党之前只是一个大学教授,他的政治经验可以说基本上是从担任中共领导人开始的,而从1921年中共建党到1923年国共合作开始,只有两年的时间,截至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才有六年时间。这对陈独秀政治经验积累来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一个大学教授立即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而这个革命洪流还附加了许多复杂环境,不仅要与已有十多年革命历史的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同时还要接受共产国际太上皇式的指导。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环境中,陈独秀虽然竭尽努力,然总也不尽人意,在实际革命斗争中他既不懂得灵活的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利用其正确策略来发展自身力量,又不懂得策略性的抵制共产国际的错误政策来降低对中共造成的损失;在国共合作中,他分辨不清各种时期以各种面貌出现的各种政客,更不懂得识别各种政客所使用的各种阴谋。这更增加了陈独秀犯错误的机会,也加大错误的程度。

——摘编自李梅丽《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主观原因》


(1)根据材料,说明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错误所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