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国耻记忆是关于国家的集体记忆.其目标在于培养国人的民族国家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5年.中日进行了“二十一条”的交涉。在交涉期间,日本提出最后通牒的日期5月7日和中国对日本通牒的覆文日期5月9日,成为象征“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的两个重要日期。5月13日,陆征祥以中国外交部的名义。全文发表了顾维均起草的声明。向中外宣告了中日交涉的始末。北京政府的此举,既是向后世有所交代,也是为了向民众灌输国家主义观念。为此,北京政府顺应舆情需求,制订了国耻纪念日,将国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则利用“二十一条“国耻记忆进行反对袁世凯的革命动员。很快。北京政府就意识到中华革命党人对其固耻记忆控制权构成威胁。北京政事堂在5月21日致电广东巡按使李国筠,指示“报纸造谣,党人煽乱,亟应查禁"。

——摘编自马建标《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的形成与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国耻记忆与五四运动"为题。论述对国耻记忆作用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合理。)
2020-08-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过程简表


——摘编自“五四运动纪念馆”之“五四运动前后大事记”

材料二 1924年4月,中共中央局发出通告:“此时国外列强之压迫,国内旧思想之反攻,都日甚一日,因此,五四运动的精神仍有发挥之必要。”1938年5月4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青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奋斗。1948年周恩来认为五四运动划时代的意义之一在于新民主。新民主就是人民民主。1979年,共青团中央向全国团组织发出通知,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像老一辈革命家和五四运动先驱者那样,以天下为己任,以祖国繁荣富强为己任,同心同德搞四化。五四运动跨时代的期许,在于唤醒民众、汇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胡献忠《中共话语体系中的“五四”叙事》

材料三 “五四”……价值取向没有错,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回愿中国这90年的历史,我们找不到任何时段和时刻,标志着“五四"提出的任务已经完成或大致完成。相反,除了外敌入侵,我们这个民族的大不幸和大悲哀,几乎多多少少与“五四"精神失落、启蒙规划受阻有关。我们今天纪念“五四",不仅仅是怀念历史,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

——徐友渔《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五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五四运动所取得的成果及取得成果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五四精神与中华民族复兴"为主题写篇小论文。(要求: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250字左右)
2020-07-2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取代清朝,建立北洋军阀的坑治。在军阀统治下,民众毫无民主权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随着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迫切地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其间,中国工人阶级成长壮大,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观察国家命运的根据,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

材料二 为反对巴黎和会牺牲中国主权,反对日本侵占山东,为营救五四运动中被捕学生,全国各地,各个阶层,包括工人、工商业者、教育界、学术界、新闻界,甚至军界中,都有人奋起抗争,游行示威,宣言通电,派请愿团,组织各种团体,等等,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爱国、救国的意志…在有的地方,青年学生还到农村做宣传,使一部分农民也加入这觉醒行列。

——耿云志《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从傅斯年致同礼的信谈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


材料二   (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很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分册


(1)根据材料一说明此案件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代表团坚请拒签”的原因有哪些?
2020-03-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网上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 整体性觉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之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 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还有乡镇的农民 群众等。斗争于北京发生,蔓延到全国各地,形成声势浩大的规模抗争。这样的斗争如 果缺少有序的组织引导是难以开展起来的。启蒙推动了救亡,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和 发展;救亡又是启蒙的有机延伸和继续,并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五四爱国运动不是被动地反抗,而是主动地抗争,是为国家地位和民族尊严而战,体现出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并使中国人民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打破了对外国侵略者的幻想,进一步看清了封建统治阶级成为帝国主义附庸的面目,开始认识到必须推翻他们的统治。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 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 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摘编自齐卫平《100年后,我们为什么还要纪念“五四”?》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说明五四运动性质的多重性。
(2)据材料一、二,概括“五四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性觉醒”的表现。
6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高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