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请在下图找出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
A.①B.②C.③D.④
2021-1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时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维度。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下列有关毛泽东在近代革命活动和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①出席中共一大并成为中共的创始人之一
②在汉口会议上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④井冈山时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茅海建认为,毛泽东的厉害之处“是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以下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文章是(  )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十大关系》D.《论人民民主专政》
2021-05-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出发”?
①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②打倒列强和军阀,统一中国
③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④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新旧两个时期,体现了中国人前赴后继地救亡图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料三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九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两件大事。……民贫国弱的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铁肩担道义,继承中山先生革命遗愿,且升华之,殚精竭虑,万死不辞,致力于中华之独立,民族之复兴。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奋进前行。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2)归纳材料二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的确定、革命道路的探寻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决定中华民族走向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
2021-04-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8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人领导赣东北弋阳、横峰地区的农民举行起义。先后成立了中共弋阳县委和横峰县委。1928年5月,在弋阳县召开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建立了弋阳苏维埃政府。接着,又成立横峰苏维埃政府。上述革命斗争重在
A.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C.开创武装夺取政权方式D.探索中国革命斗争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B.俄国城市革命的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D.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2020-07-30更新 | 246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3-2014年浙江温州中学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并由此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重要的事实是:北京学生团三千余人,反对巴黎和约签字,民国八年五月四日,为外交的示威,火烧曹汝霖的住宅,痛殴章宗祥;六月三日,北京学生讲演团被捕者千余人,上海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要求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并释放被捕学生。……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

——陈独秀《二十七年以来国民运动中所得教训》,原载《新青年》季刊

材料二   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在会上讨论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遭到了日本的反对。美英迁就了日本。据参与谈判的外交官顾维钧回忆:“在任何外交谈判中都不会百分之百地如愿以偿。这次与日本谈判,中国所获已超过了百分之五十……无论从技术观点看,还是从国家威望着眼,我们从日方获得的已达最大限度,不能指望日本再让步了。”

——根据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整理

材料三   全世界一样尚没有新文化。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几年来风驰雨骤,成长得好,与成长得不好,还依然在未知之数。诸君,我们如果晓得全世界尚没有真正的新文化,这到是我们一种责任呵!什么责任呢?“如何可使世界发生一种新文化,而从我们住居的附近没有新文化的湖南做起。”这不是我们全体湖南人大家公负的一种责任吗?文化书社的同人,愿于大家公负的责任中划出力所能胜的一个小部分,因此设立这个文化书社。

——毛泽东《发起文化书社》,原载1920年7月30日湖南《大公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的初步成果,并指出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我们从日方获得的已达最大限度”是指哪一外交成果?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枝新文化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比喻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写出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为培育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小花”发表的三部著作及其意义。
2020-02-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90年是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90年。

材料一:应运而生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继承与超越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爆发l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三走什么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继承”?
(3)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各自结果如何?
10 .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2019-01-30更新 | 3127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