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某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论文关键词有:“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据此,请你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2024-03-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中国近代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哪一事件扭转了红军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B.遵义会议的召开
C.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D.百团大战的胜利
2024-02-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3-24高一上·安徽合肥·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5年1月,伍修权在参加某次会议期间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此次会议(     
A.成为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彻底结束了“左”倾在党中央统治
C.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D.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2024-01-27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5年3月4日,《红星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发扬了运动战的特长,六天之内击败了二十余团敌人,这就说明了只要有正确的军事领导,只要不怕疲劳,勇敢作战,我们就能消灭和战败任何敌人”。材料表明当时(     
A.反“围剿”已取得胜利B.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C.红军三大主力成功会师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始形成
2023-05-25更新 | 560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中国近代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9年,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金寨县,当地人民创作的歌谣《八月桂花遍地开》传唱到了全军全国。“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首歌曲的流传(     
A.反映了苏区宣传的巨大成功B.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
C.折射了土地革命动员的作用D.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散发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为之抱悲观也。

——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年)

材料二   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文中“俄罗斯今日之事变”的名称;概括作者对此事件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道路方面的新发展;简析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7 . 中共诞生初期,一直把领导城市工人运动作为工作重点。但毛泽东敏锐地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1927年秋收起义后,他率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下列符合这一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南昌起义建军开始
C.开启工农武装割据D.中国红军开始长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2021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各地陆续举办重温红色经典、组织党员参观红色展馆等一系列活动。下图是某地红色展馆展出的陈云同志关于某次会议决定的手稿内容。这次会议是
扩大会议最后做了下列决定:
(一)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
(三)常委中再进行分工。
(四)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指挥。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三大D.八七会议
2022-02-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第八中学、168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曾多次进行广泛的农村社会研究,通过总结农村调查研究经验,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理论,他反复强调要想动员广大农民阶级参加革命,就必须制定符合农民群众利益所需的方针政策。这反映出毛泽东
A.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肯定农民利益是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C.坚持走武装斗争的路线D.强调与时俱进的工作方针的重要意义
10 . 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常委会通过《中国国民党训政纲领》6条,规定: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实施,要受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的"监督指导,《训政纲领》的颁布
A.有利于治理体系的规范B.推动了国民政府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化
C.其实质是维护独裁统治D.强化了国共合作中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