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民调多为学校、民办报刊及社会团体举办。然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先后举办多次民意测验,通过各种方式动员、规范并指导民调,并将其纳入国民党“党化教育”范畴。19293月举办的“总理纪念周”民意测验,其部分题目及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题目选项统计党部分析的结论
你信仰三民主义吗?信仰75%前者已知三民主义已深入人心,筑成强固之基础;后者通知我国对于三民主义之宣传,尚未普遍的努力。此后关于主义之宣传与训练,更宜特别注意。
怀疑与观望25%
你觉得中国国民党好吗?60%可知本党虽已得多数民众之称许,但党的分子或行动上必尚有不满人意之处。凡我同志,自宜凛然戒惧,严守纪律,以聚民望。
认可,但亟需整改30%
不好10%

同年,北京大学在31周年校庆之际,组织了一次民意测验(回收总票数571票),数据显示“最适宜于中国的主义是什么主义”,回答三民主义的179票,占31.3%;“现在的思想家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个”,答案排列第一、二的是陈独秀和胡适;“(国民)革命军与军阀有没有区别”,回答“没有区别”的107人,认为革命军安民救国、军阀扰民亡国的148人。

——据杨勉、杨天宏《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民意调查》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上述民意调查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   
A.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B.土地兼并现象明显
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1931—1936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值统计表。表格数据变化反映出当时中国(     
A.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改变B.民族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C.经济发展受经济危机冲击D.国民政府财力与实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1873年—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表(部分)(单位:%)。下表中的数据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年份生产资料半制成品制成品
农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器
1873年2.637.458.61.7
1893年15.628.40.153.42.5
1910年39.10.20.513.111.928.36.8
1930年45.10.13.43.512.227.17.4
A.经济半殖民化程度逐步减弱B.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C.对外贸易由顺差转变为逆差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0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调查了浙江省的十几个县农村各业产值及商品率,下表(单位:万元)为其中代表性的9县数据。分析表明,此时浙江省(     
产业总产值商品输出值商品率
农业55473.77561.513.6%
林业16750.07370.044.0%
畜牧水产业14293.22870.020.1%
手工业29239.322654.477.5%
合计115756.240455.934.9%

A.农村经济水平全国领先B.工业化水平有较大进步
C.各业实现了均衡性发展D.经济的商业化程度较高
6 . 中央苏区机关报《红色中华》(1931-1934)有关苏联的报道统计
报道内容篇数
苏联社会主义伟大成就232
国际反帝拥苏                    218
马克思列宁主义                 13
《红色中华》苏联叙事(     
A.丰富了反围剿斗争的经验B.塑造了中共的革命形象
C.扭转了中央苏区发展态势D.普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024-03-08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1928年,江西全省拥有中共党员4000余人。1932年7月,仅对公略、兴国、胜利、于都、宁都、乐安、永丰七县进行统计,党员总数就达到13124人。1933年9月,江西七县党员人数达到97451人。这集中反映了(     
A.革命中心发生转移B.土地革命蓬勃发展
C.革命统一战线扩大D.国民革命形势高涨
8 . 在中央苏区,俱乐部是以政治动员为目标,进行政治文化学习与文娱体育活动的重要组织。1933年的统计显示,苏区乡村共有俱乐部1917个,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近10万人,城镇中俱乐部更加普遍。据此可知,该时期的俱乐部活动(     
A.照搬了苏联的工作经验B.回应了革命斗争的需求
C.扭转了苏区的发展态势D.弘扬了竞技体育的精神
9 . 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佃农(%)半佃农(%)自耕农(%)
1935年292447
1936年302446
1937年372637
1938年382735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
10 . 下表为1926—1927年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广东

647766

66.0

700000

7.6

湖南

38150

3.9

4517140

49.4

湖北

4120

0.4

2502500

27.3

促成当时农运地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军事环境的变化B.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中共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2023-02-02更新 | 93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