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断创造人间奇迹,靠的就是一股子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教育激励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为代表的系列精神。

——摘编自《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根据材料内容,从民主革命时期选取两个“伟大精神”的内容,提出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 . 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印在货币上的宣传性文字如下: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为民主共和国而斗争”、“增加工农生产”、“土地归农民”“八小时工作”等。这些口号的宣传(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与国民政府决战的实力
2024-02-0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2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在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当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随后毛泽东致信中央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首次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这表明秋收起义(     
A.仍然受到了国民大革命的影响B.体现党对武装斗争的独立领导
C.反映革命方式已发生根本变化D.受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导
4 . 据图推断,苏维埃政府发行公债有助于(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战争公债券(1932)
A.应对政府的人员开支B.减少经济封锁损失
C.探索国家治理制度化D.改变群众消费观念
2024-01-31更新 | 9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是红军战略转移到达陕南地区后印发的手写油印品,它阐述了红军的性质、宗旨、政策和主张。该类传单的印发有助于(     
A.巩固扩大革命统一战线B.推动土地革命顺利完成
C.扩大革命队伍社会基础D.提高边区政府的影响力
6 . 近代中国社会救济与反贫困思想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由国家力量所主导的荒政体制长期占据主体地位。19世纪下半期以来,随着清朝的国力进一步衰退,其救荒能力急剧下降。一方面,借助新兴事业和新生产力的支持,民间义赈活动的救灾能力和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大批绅商界人士积极参与,形成了以上海绅商社会为中心,针对全国范围内重灾地区开展“民捐民办”的赈济方式。另一方面,西方对华赈灾活动逐渐兴起与发展。1906年,江苏北部遭受水灾,中西人士创设华洋义赈会,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救济行动。

——摘编自朱浒《从一尊到多元:晚清社会救济机制的结构性演变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主张出处
要求由雇主或者国家为受雇群体购买社会保险。《劳动法案大纲》(1922年)
“没收土地后,凡无倚靠之老弱残废孤儿寡妇而不能从事劳动者,得由乡苏维埃维持其生活。”《中央通告第三十七号——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1928年)
“老弱残废以及孤寡,不能自己劳动,而且没有家属可依靠的人,应由苏维埃政府实行社会救济,或分配土地后另行处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年)

——摘编自王昉、王晓博《多维认知与多元治理: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时期社会救济机制多元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的认识。
2024-01-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市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于1927年10月开始创建,1928年就铸造发行了“工字银元”(见下面左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1932年3月国家银行成立,不仅继续制造银元,又于1932年7月开始统一发行苏维埃纸币(见下面右图),据此可知(     
A.中国共产党探索经济建设B.苏维埃政府复制苏联经验
C.国民党军队“围剿”失败D.革命根据地商品经济繁荣
8 . 毛泽东在1928年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写道: “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并不是那种并未经过民主革命影响的地方。”最符合毛泽东主张的地方是(     
A.四川、山西B.江西、河南C.湖北、湖南D.广东、广西
2024-01-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     
A.捍卫资产阶级民主政权B.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C.扩大人民行使政权权力D.营造一党专政的合法性
2024-01-27更新 | 23次组卷 | 57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共一大决定: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将农村作为工作重心。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党放弃了城市工人运动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正式提出
C.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D.中共对中国国情认识的发展
2024-01-27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综合检测(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