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   
A.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B.土地兼并现象明显
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D.小农经济稳固如山
2 . 如表是中外产业资本产值增长及比重变化,对如表数据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1920年1936年
产值(亿元)比重(%)产值(亿元)比重(%)
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
中国资本6.6144.826.0963.2
合计14.74100.041.25100.0
A.民族企业市场竞争力有所提高B.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币值改革避免了国民经济动荡D.近代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2024-05-1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历史试题
3 . 1930年5月,红军攻克寻乌县城,毛泽东立即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活动,对寻乌县的商业现状、人口结构、土地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写出了著名的《寻乌调查》。以下为江西寻乌县土地调查情况统计。据此可推知(     
阶级成分所占比例所占土地比
大地主(收租五百石以上的)0.%30%
中地主(收租五百石以下二百石以上的)0.4%
小地主(收租二百石以下的)3%
富农(有余钱剩米放债的)4%30%
中农(够食不欠债的)18.%
贫农(不够食欠债的)70%
公田40%
A.党开启深入开展农村调查先河B.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迫切性
C.土地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地主和农民土地占比矛盾大
2023-10-03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4(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4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1920年

13.4%

1921—1926年

-4.5%

1927—1936年

8.7%

1937—1945年

-2.45%


A.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实现了均衡发展B.两次负增长均因为大规模外敌入侵
C.两次快速发展的相同原因是政府对经济的扶持D.抗战期间全国各地民族工业均遭日本掠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